刘智大学毕业了,没有再去考研,他的上学之路就此结束,等待他的就是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生活。李珊珊没有跟他一块回来,她要准备一下,到新的工作岗位国务院翻译办去。
刘智独自一人回到了深圳,回到了他的家乡。父母刘贾和王英很是高兴,自己我宝贝儿子总算是清华大学毕业回来了。本来二人打算安排他出国留学的,可是刘智坚决不去,一定要在国内发展。工作的事情都不要他们操心,就是到董教授的大脑研究院去。
二人扭不过他,就随他去了,反正家里有的是钱,他只要安心的有份工作,早日成亲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刘智到家后,休息了二天,第三天就到了很是熟悉的大脑研究院,进了董老的办公室。
董老当然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本意就是让他跟着自己,在这里好好的实践工作,以后来接他的班。可是,他在偶而看到了一些育人方面的书后,这个想法有了些转变。
“你真得想在这里长时间工作?”董老郑重的问道。
“当然,我肯定想这样,这不也是您老的意思吗?”刘智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听着董老的问话,办公室的门关得死死的,没有人会听到二人的对话。
“那我要问,你换脑前你认为你的事业是成功还是失败?”
“肯定是失败的,要不然也不会三十多了还找不上个老婆。”刘智有点尴尬的低下了头,失败总是让人难以启齿。
“那你被我换脑后,一直以来的生活学习,你认为是成功还是失败?”
“非常成功,不管是学习还是恋爱,都是一路顺风顺水。”刘智自豪的回味起来,确实他换脑后,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挫折,始终是成功、成功、再成功。而且女人还睡了不少,什么类型的都有的上。
“那你认为这样下去,你在将来一定能继续成功吗?”
“这,不好说吧!也许可能会继续成功,可是也不一定。”刘智对这个问题不敢肯定了。
“你认为你之前之所以很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您的指导和给了我一个保命的重力抵消器,要不然我不可能一直成功着。”刘智对这一点看得很透彻,事实也确实如此。
“你还是有自知之明,这点很好,说的再不客气点,没有我你绝对不能成功,甚至早就死了。”
“对,确实是这样,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是我最大的恩人。”
“那你在我的保护下,继续跟着我工作,你认为这样下去会很好吗?”
“这,这怎么说呢?我会成为温室里的花,虽然好看,但是不中用。”刘智想了想回答道。
“说得很好,其实你一直没有真正的成功过,到是失败的体验太多。我现在改变了当初的打算,你不能长期在我这里工作,可以把这里当成是一份兼职,需要你来时,我会通知你。你下一部主要就是手术的实战太少,到时我会根据病人的情况,有目标的培训你。至于,你的真正工作,我不想管,自己想办法,但是希望你在我喊你来的时候,能够随时脱身。”董教授把自己的观点和他说清楚了。
“这,我要好好想想,至于自己工作的事,我会想办法的。”刘智没想到事情突然变化成这样,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了,但是他始终认为这是董教授为了他好。
“记着,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体会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你才能把这个社会看透,也才有资格接受我更大的培养。”董教授看到刘智很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里很是高兴,有些话不能完全告诉他,只要他能认识到这是对他的好,这就够了。
“学生明白了,那我先回去了,自己找工作,到时再根据休息的时间确定来这里如何兼职。”刘智说完走出了董老的办公室,边走边想这可如何是好,都跟父母说清楚要在这里干了,没想到又不让来了。
回家一说,父母肯定会笑话自己,可不说又不行,而且今后的工作还不能靠父母来找。董老说得很清楚,靠你自己的努力,来体会一次真正的成功。自己努力,真正成功。对,不能让父母帮我找,可以利用自己名牌大学毕业的优势,四处找找看吧!早知道这样,就多参加几次毕业前的招聘会了,搞得现在自己这么被动。
可这生活没有后悔药可吃,现在他想到也晚了。到家后,他还是跟父母说了一下,同时告诉父母,他要自己去找工作创业,不让父母管他。刘贾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况,就想让刘智到公司里上班,从最基层干起,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毕竟这个家只有他自己一个后人,不让他接让谁来呢?可是,刘智听他说完却是断然拒绝,王英也劝他,儿子在他人身边工作二人才放心啊!可刘智坚决不同意,一家人为此争执了两三天,父母没办法说服他,只好听天由命,任儿子刘智自己去瞎折腾吧!
就这样,三天之后的早晨,刘智开始了自己的求职生活。他先四处打听到一些招聘会,然后准备好简历到自己心仪的报上名,同时也联系一同毕业回到深圳广州工作的同学,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工作,也帮忙给他推荐一下。
就在他为自己的工作奔忙时,人家李珊珊已经被正式入取了,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一位随时可能升迁的美女翻译。萧媚也被五百强的跨国公司的中国分部正式录用,成为了一名人人羡慕的高级白领,她聪明又漂亮,为来之路很有希望。就是田丽也从家乡赶来了深圳,开始在一家早就意向录用她的国营大企业工作开了,她的工作安稳而且清闲,好好干下去,一辈子都会快乐安闲。
相对于自己的这三个女朋友的光辉事业,刘智现在成了最惨的,无业游民一个。他错过了在学校时的招聘会,再到这深圳又不能借用父母的力量,想要找个好点的工作很难。
这不就是个穷二代大学生在找工作吗?没有金钱,没有背景,更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跟官二代比,他的背景不行。跟富二代比,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折腾。没有以上两点,一般就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好工作很难找了。只有一点还算是唬人,就是自己是清华大学毕业。可现在,人们更看重的是实际工作能力,外加吃苦耐劳的精神,刘智这些都没有,怎么办?
实习期自己的专业根本没用心去练,把精力都放在了大脑移植上。没工作能力,没有吃苦的精神,刘智这个让人招聘经理一看就是个小白脸的学生,怎么会有人愿意录取他。难道自己适合当鸭子,去伺候那些富姐富婆吗?
刘智也就是有时这样苦涩的一想,这是自己第一百零一次求职失败了。回头看看这有高贵的跨国公司的中国总部,刘智叹气一声,无奈的走开了。另一家还需要他去试试,也许还有点希望。
李珊珊给他要过好几次电话,希望他来北京工作,到时候她可以帮助找人好点的工作。或者她资助刘智让他再次复习准备考研也行,这让刘智情何以堪,要靠个女人生活吗?他坚决的不去,而且保证一定自己找工作。
李珊现劝了他多次,刘智就是不同意,最后气得她说:“现在研究生都到处是,博士也不稀罕,我们不过是普通的大学本科生,一个学士而已,想要找好工作真得很难,你自己好自为知吧!我在北京等你成功的那一天,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就这样,两人因为这个赌起气来,几个月没联系。萧媚也想帮他,被拒绝了,却聪明的没有再劝,而是利用跟他相近的优势,进常找他约会出来玩玩。田丽更不用说,看到刘智没有跟着李珊珊到北京,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一有时间就找刘智约会,希望能够取代李珊珊的位置。可是,她还不知道还有个萧媚跟她一样,都怀有同样的心思。
刘智当然没大有心情跟她们两个谈情说爱的,一个男人要是没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可真就是成了吃软饭的小白脸了,他就是死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发生。
自己现在手上还有三四万块钱,都是奖学金和过年得到的红包攒的。他自从毕业以后,就再没从家里拿一分钱,这些就是他的求职经费了。真用是都花光了还没有收入,就得开口向父母或者别人借了,这多丢人啊!
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到那一步,刘智决定一边做点小生意,一边找合适的好工作。只要能满足温饱,尽量别动用那三四万块钱就行。做什么呢?换脑前刘智也看过不少的经商方面的书,知道人多的地方,越有财富可以找寻。
那就初步定好,到人多的地方去做点小买卖。哪里人多呢?商场、集市还是农贸市场。这些里面的人都很多,可是到哪里合适,自己又要选择卖什么好呢?这些都是些伤脑筋的事,这可比不得在学校的时候,方方面面都要想周全,要不然很容易会亏本。自己可没有这么多的本可以亏,别三亏两亏的亏没了老本。
到商场要有进场费,去农贸市场也要交场地租赁费,而且这两块的费用都挺高的,自己一个穷学生承受不起。那就只剩下一个地方自己可以去了,那就是农村的大集,这样的大集很多。往往是今天是到这个村,明天再到那个村,大后天又要到另一个村子。虽然到处跑得慌,可是好处也是大大的,一是人多,二是自己在这里摆摊交得钱很少,只要三五块钱,顶多十元钱。
还有个更大的好处就是这样的工作一上午就做完了,下午还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货或者到大脑医学研究院兼职。若是天不好,或者正大雨就可以不用去了,反正自己不靠这个养家糊口,只要能满足自己的日常消费就行了。
越想刘智心里越兴奋,这样的工作真得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啊!好了,就这样决定了,在没有更好的工作之前,自己就去赶大集卖东西去。当然,这大学生的事自己还是要隐瞒着,周围有人问就说自己是个初中毕业的小混混。要不然,真如大学校长说的,不要给清华大学丢脸啊。
接下来就是卖什么东西了,集市上可以说什么都有卖的,可卖什么最轻松,而且一定有生意呢?卖吃的一定有生意,可是自己一个人玩不了这个。卖青菜和瓜果到是可以,就怕卖不完早上到批发市场进货也很累。卖衣服不是那块料,卖日用品货物太多,拿不过来。想来想去,突然刘智眼里一亮,要不就卖点儿童玩具。
这个东西基本上都是塑料的,重量轻而且耐存放。大集上老人和孩子一定不少,这生意一定有的做。想好了这些,刘智就初步定下来先卖卖儿童玩具试试。
想好了就要马上实行,他先到玩具批发市场好好调查了一下行情。又到城里的各大商场,看了看畅销玩具的零售价。这样几天下来,他就对玩具的买卖有了个基本的了解。
接下来就是进货了,他根据自己几天来的了解,进了一批五千多块的货。把这些东西拉回家,放到了地下室里。当天就在地下室里整理分类,打算第二天带上二千多块的货赶一下大集试一试。父母看到刘智的所作所为,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刘贾很是高兴,认为儿子继续了自己的优秀基因,对经商感兴趣,心里很是高兴。王英则是有些忧心,刘智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这小本生意他能做得来吗?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呢?刘智就骑着租来的电动三轮车出发了,目标就是距离这里三十多里地的小山王村,在这个小村子里,每逢初三和初九就是大集,四邻八乡的都会赶来买的或者卖的。
这一天天气很好,刘智用了半人小时才赶来,天已经大亮,看到大集的地方已经是到处是人,好的卖东西的地方早就没有了。他只好找了个偏僻点的,把自己的货物摆开,准备着第一次生意的开张。
天越来越亮,志卖东西的也越来越多。到了早上六七点时,已经没有可以卖东西的地方了。刘智看着,心里一喜,看来这赶集必须要早点,要不然没了卖货的好地点,这就事倍功半了。
在他的旁边一个是卖衣服的小姑娘,另一个是卖青菜的夫妻档。七点多时,集上开始上人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也渐渐响了起来,刘智由于是第一次放不开吆喝,再说他的玩具也不需要乱咋呼,就安心的听着别人的吆喝,安稳的坐在三轮车上,等待着买家的到来。
旁边卖青菜的吆喝的最响亮,尤其是那男人,吆喝起来有样有调的,听的让人感觉很有韵味,过来看他菜的人越来越多。刘智也正好沾了他一点光,那些过来的人都有意无意的看到了刘智是卖玩具的。
刘智的玩具摊上特意分年龄段摆出了几样显眼的玩具。一到在三岁是旋转类的喜洋洋和各式的皮球,三岁及以上到四岁的是一些好看的积木,五到六岁的则是小汽车和小飞机,六岁以上的换成了各式手枪和机枪。
只要是带着孩子过来的,到了他的旁边都要忍不住被孩子牵着手过来看看。孩子们的玩具永远都不会够,有新奇的都会想拥有。刘智采购的这一些都是在市里很畅销的,价格又比从商场上买便宜不少。他相信自己的感觉,只要是从大商场买过同样玩具的,在这里问过后,下次一定还会再来的。
很快,他的第一毛生意就做成了。在经历了十几拨人的询问试玩后,终于有一人男孩死命的缠着自己的爷爷,非要买一只相中的手枪。那位爷爷扭不过自己的孙子,只好同意买,问好了价格。刘智故意提的高点,老人也很会还价,几番唇枪舌战后,老人用十八块买下了刘智要价二十五块的手枪。那小孙子拿好手枪,高兴的爱不释手,跟着爷爷走远了。
这样,刘智的第一笔生意总算是做成了,本钱十元,卖到十八块也算是很可以啦。只不过,他第一次卖东西,心里还真有点紧张,这第一次成功了,他的信心也上来了。这以前都是买家,以后还要好好学怎么样做卖家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很快刘智的玩具接二连三的成交,他的表现也越来越向个生意人了。就在休息的空档,他看到几个身着管理人员服饰的中年男人,正在旁边收着卖菜夫妻的钱,收了他十块,还开了票据,原来这是在收管理费啊!
来到刘智这,刘智问了要交多少钱,管理人员说你是新来的吧!少收点,五块钱吧!以后,再来就要全额收取了,刘智赶忙交上了钱,还一再的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