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大爷看着跑到厨房去的外孙女,心里有了一些慰藉。李老大爷有5个孩子,自从有了工作后,他们相继离开,一年到头都没多少个来看——他们工作太忙了,忙得忘记了父母。
厨房里响起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丽丽这孩子,从小就没做过饭,现在指不定把厨房搞得一团糟呢。
他感到胸口有点闷,便去了阳台。阳台上放着一个大衣柜,是女儿上次来时搬来的,说是他们的旧衣柜被虫蛀了,不结实,硬要他们换。但老人就是喜欢老的事物,不肯换。
衣柜的下方还有点点红印,李老大爷看着这红印,颤抖了一下,怎么还没擦掉?!
他忘不了1个星期前的那个下午,阳光明媚,女儿用抹布细细地帮她擦拭这个新衣柜,他就站在后面,眯着眼睛,手里拿着一把闪着光的水果刀。当女儿低下头去擦柜脚时,他迅速地将刀刺进了女儿颈后的动脉,血喷涌而出,女儿倒在了地上。
李老大爷恨女儿已经很久了,他们之间的往事,暂且不说了,要说起来,就像老奶奶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他记得,女儿倒地后,他脚下一滑,头撞到了大衣柜,也因此撞出了个脑震荡。
这件事,他忘不了,也不能忘。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李老大爷抚了抚胸口,人都死了,难不成还有鬼?警察来时,他老泪纵横,一副女儿死了就活不下去的样子,没有人怀疑凶手会是他。
但当他看到那血迹时,还是会害怕。“丽丽,”她向厨房喊道,“把抹布打湿了拿过来,帮外公擦点东西。”
丽丽很快就跑过来了,然后按着李老大爷的意思,蹲下身去擦星星点点的血迹了。
李老大爷怜惜地看着这孩子,她的妈妈死了,她却不知道。
对于这个孩子,李老大爷没有一丝恨意,她比她妈妈乖巧得多,听话得多。
她慢慢踱到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日记本。李老大爷有记日记的习惯,特别是最近失忆后,她更是详细地将一天中的琐碎事情都给记录下来,忘记了,就翻回去看看。
一阵风吹来,日记被翻开了,翻到1个星期前那篇,这篇记录的就是最让她难忘的那个下午,鲜红色的下午。
但——但——但下面那段又是什么!李老大爷的眼睛睁大了,露出惊恐的神情。
在那个阳光温暖的下午,他杀完了女儿,转身准备到洗手间洗刀,却发现一个女孩站在门口。女孩浑身发抖,嘴唇苍白,她一直看着她母亲的尸体,想叫却叫不出来。“饭做好了,去吃饭吧。”李老大爷轻描淡写地说道。经过女孩时,手里的刀,又准确无误地捅入了她的心脏——不管是谁,都得杀人灭口!
第二天的日报上有这么一则新闻:阳光路阳光小区3幢304房又死了一位老爷爷。这是本月在阳光小区发生的第二起死亡事件。一个星期前,死者李老大爷的女儿及孙女被人谋杀在房中。据法医的检查,李老大爷死于受惊后的心脏痉挛,目前初步怀疑是人为惊吓,该案仍在调查中……
做到这刘智大汗淋漓的从床上坐了起来,若是那个病人以后这样了,那将会多么悲惨的亲情悲剧发生啊!不,绝对不行,我一定要把他治好,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他的手中发生。
想到这,他再次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病人治好不可。为此,他去和小李好好商量了一下,决定每天晚上都有他去值班,一是看守他,二是能更加用心的治疗,白天由小李负责,他还是要继续赶集的,除非天气不好。
两人商量好后,刘智就马上开始了行动。这些天刘智就晚上住在了大脑研究院,白天则是小李来接替他,他再去赶集赚钱。如果天气不好,或者这个集市太小,不太值得去时,他就好好的回到办公室休息。
虽然这样能放心的看住这个社会的危险分子了,要虽这总不是办法,只有治好他的病才是最好的。现在他的情况是生理一切正常,可是大脑却是忘记了自己,他现在就好像是一个新新人类一样。仿佛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本能想保护自己,可是实际他却是个强壮的成年人。这个大大的新生儿,会本能的攻击那些被他认为对他不利的人。
而且随着他被束缚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脾气也是越来越暴躁了。再不尽快的想办法,治好他的失忆症,刘智和小李就会被他拴死在这里,再没有时间干点别的了。
怎么办?刘智和小李开始疯狂的查找起治疗失忆症的方法来,有时还打电话上网联系世界上有名的一些专家学者,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点治疗这个病人失忆的方法。主要是这个病人太特殊了,用尽了各种各样的老办法,他就是脑子不开窍,还是回忆不起以前的事情来。
这一天,月光如流水一样撒在特殊病房的地面上,刘智正坐在躺椅上,对面就是同样倒在床上束缚的手脚的病人。他显然是弄得累了,现在正睡得很是香甜,可是刘智对此却是并不放心,人是最狡猾的动物,谁知道他是不是装的。他不敢睡,就拿起一本有关大脑方面的书,仔细的阅读着里面的内容,希望从中找到治疗的好方法。
他从那本小书的几页里知道了这些,大脑就是你自己的智囊。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
人的左右半脑是不平衡发展的,统计显示,绝大多数人是左脑发达(其中大约一半的人比较均衡一些)。全球有10%的人是左撇子,即右脑比较发达。而左右脑的发育程度不同,隐含了你的很多特质和天赋的秘密:
理解数学和语言的脑细胞集中在左半球;发挥情感、欣赏艺术的脑细胞集中在右半球。
右半脑发达的人在知觉和想像力方面有可能更强一些;而且知觉、空间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强一些。在各种动作上相对更敏捷一些。
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不拘泥于局部的分析,而是统观全局,以大胆猜测跳跃式地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在有些人身上,直觉思维甚至变成一种先知能力,使他们能预知未来的变化,事先做出重大决策。
左脑的记忆回路是低速记忆,而右脑的是高速记忆,左脑记忆是一种“劣根记忆”,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处理简单的语言问题时人们左脑相对活跃;左脑发达的人处理事情比较有逻辑、条理。
左脑发达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善于判断各种关系和因果。
左脑发达善于统计,方向感强。
左脑发达善于组织。
左脑发达善于做技术类、抽象的工作(如电脑编程)。
男性是根据右脑和左脑各自不同的分工来使用大脑的;相比之下,女性却可以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
男性和女性大脑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构造不同。女性大脑的沟通交流能力特别发达,她们细致、敏感,能够通过察言观色来了解对方的心理,直觉也很灵敏。从构造上看,女性左右脑的脑梁部分粗于男性,因此左右脑可以顺利地同时使用。
多数男性方向感天生就比女性强。
男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远逊于女性,从一张图分出你是用左脑还是右脑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据说。
14%的美国人可以两个方向都能看见,这说明了什么呢?刘智的大脑正在理解着上述的观点,仔细的体会着。他也看了看那幅图,发现自己跟那些个美国人差不多,也是两个方向都能看见,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这个病人的一切都很正常,可是却有部分记忆没有了。看来是他的受伤的大脑组织被石子损伤和切除后,那记在里面的记忆也消失了。就算是后来在这个部位再次长出了新的大脑组织,可是里面的记忆却是空白的,以前的记忆已经是消失了。这也是造成现在的这个病人没有了原先的记忆的原因,难道他真得就不能寻找回原来的记忆,做回一个正常人吗?
刘智想啊想,继续从那本小书上寻找着有用的资料,希望从中再多找些灵感。树挪死,人挪活,他就不信自己就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同样,现在的难题也早就告诉了董教授,可是他却对此一点也不管,他直接对小李和刘智说一切要靠你们自己,不要一有难题就来找我。人总是要直面困难的时候,不是每次都会有高人扶持着,一切要学会靠自己。
董教授的话让刘智知道此事只能靠自己了,小李师姐平时还有负责研究院的所有事情,自己的时间最多了,就要应该一力承担,不要让董教授失望,不要再给小李师姐添麻烦,必竟这个病人是自己作得手术。也是目前为止,最不成功的一个,其他的病人基本上都很正常,恢复的都很正常,除了这个特殊的之外。
刘智不信这个邪,继续努力的找有关资料,其中来自于外国的一个特殊病例引起了他的关注。这是一个跟他现在的病人完全相反的情况,这是个女人,一个可以记住自己的一生的每一分钟都在做什么的记忆超强的神一般的玉女。国外的各种媒体上都有她的记载和报道,很多都是这样来说的。
她就是传说中的记忆女神?一个无法忘记过去的女人
吉尔·普瑞斯是人类认知与记忆研究专家的最爱。随便给她一个日期,她都能立刻回答出当天是星期几,天气如何,那天她做了什么,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真的记得每一件事吗?
普通人的记忆是一团乱麻。我们多数人能够回忆起一生中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但即使与配置一般的电脑相比,人类的记忆力也黯然失色。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记忆似乎是以一种极其随意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神经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使用的不是固定地址系统(fixed-addresssystem),各类记忆常常交迭在一起,还会因为至今无人理解的原因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至今为止,我们对于记忆的研究十分含糊:我们知道,记忆主要与大脑的海马和前额叶两个部位有关。除此之外的全部问题都还有待研究。比如说,记忆是如何工作的?我第一次阅读库特·冯内古特(KurtVonnegut)作品的记忆到底是储存在海马或前额叶哪个位置?如果我想重新回味那次经验,很大可能会以失败告终———其一半必是模糊不清的。没有任何脑部扫描技术可以帮我回忆得更清晰。
因此,当记者听说普瑞斯有那样出色的记忆力时,不禁半信半疑。从进化的角度看,找到一个记忆极其精确、堪与计算机比美的人类简直就像找到了一个超人。用技术术语说,我们所拥有的记忆系统更倾向于情境依赖性(contextdependent),而非地址定位式(locationaddressable),它已经存在了数亿年。要说有人脑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现在人们发现了普瑞斯。研究她的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三位科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案例,应该拥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超强记忆症候群(hyperthymesticsyndrome)。换言之,普瑞斯是全球首个被诊断患有超强记忆症候群的人。
记忆力超群
记得历史上某天天气突然就成名主流媒体争相采访她
记得历史上某天天气
43岁的普瑞斯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洛杉矶这个地方度过,她记得在这儿经历过的一切。两分钟里,她先后跟记者讲述了沿途几个地方的前世今生。
去年5月,通过YouTube上一段视频,记者首次看到了吉尔·普瑞斯。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王牌节目《20/20》,主持人戴安娜·索耶(DianeSawyer)正在考普瑞斯,一个电视迷,让她说出电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发生的日期。普瑞斯一一道来,答得完全正确。她不仅说出电视剧《陆军野战医院》最后一集播出的时间,还描述了当天的天气情况。
当索耶问普瑞斯“格蕾丝王妃哪天去世”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刻到来了。普瑞斯立即回答:“1982年9月14日,那是我上12年级的第一天。”但是这一次,这位“记忆女王”似乎出岔子了。索耶尴尬地笑着,用婉转的语气纠正她:“好像是1982年9月10日。”普瑞斯误解了,以为索耶又让她说出1982年9月10日发生了什么事——显然她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记忆有误,遭人更正。索耶只好明确地告诉她:她犯了一个错。根据一本书上的记载(那是节目制作人提供的资料来源),格蕾丝王妃死于1982年9月10日。普瑞斯不服,当即站了起来。不到一分钟后,制作人插播进来:“对不起,那本书写错了。”也就是说,普瑞斯说对了。
突然就成名
主流媒体争相采访她
吉尔·普瑞斯的成名之路始于2000年6月(用普瑞斯的话说,是6月5日,星期一),她偶然看到一个网页,提到了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一名神经科学家、专门研究认知与记忆的詹姆斯·麦考夫。于是她给麦考夫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描述了自己在回忆方面的超能力。90分钟后,麦考夫就回了信。后来他告诉记者,一开始他对普瑞斯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但是两人交流一段时间后,他相信普瑞斯的确不同寻常,于是把她介绍给两位研究同伴,拉里·卡希尔和伊丽莎白·帕克。
在接下来的五年中,三人对普瑞斯进行了多次测试,但没把这事透露出去。最后,他们终于决定与外界分享自己的发现。2006年2月,他们在医学期刊《Neurocase》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一个不同寻常的自我记忆案例”。不久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将这篇文章推荐给当地的《橘郡纪事报》(TheOrangeCountyRegister),自此普瑞斯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