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谓《佛本》采用封神构架,黑山采用历史构架,谈的只不过是表象。《佛本是道》《黑山老妖》两书,讲述的都是凡人的成长历程。只不过佛本里写的是人顺应了社会后获得成功,而黑山却是假设人顺应自己本心后取得的成功。是用理智强迫自己的本性去符合社会要求,还是坚持自己的本性去改造社会,就是两书最大的区别。
佛本里的这个小人物狡猾,机智,心黑手辣,但他也有其自身的真感情,有时候也会惠及他人,尽管动机不纯。他身上同时存在的厚与黑,正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如果他真写有天书,那么厚黑是天书的结尾少不了的。
开放的时代也是动荡的时代,也是人心浮荡的时代,社会上鱼龙混杂,对于名利,大家很有必要追追逐逐。对于潜在的危险,大家不得不提防提防。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躲避危险,还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去为一点点利益勾心斗角。你算计我我算计你,于是乎“厚”与“黑”成了社会的主旋律。所谓的中土修道界,正是当代社会的缩影。看到大小两个狐狸从身上摸出两个小红本本交给龙组成员的时候,我笑的差点哭出来。这不正是当今社会“大证小证”一大堆的反映吗?
周青本来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有志青年,却由于一个偶然救了死鬼凌云老道,而入了修道界,不去搞厚黑,别说成圣,恐怕早就灰灰了。
王钟则不然,他本是一个富家的少爷,衣食无忧,大把的钱去拜师傅,大堆的补品吃着,哪像周青那样还要为了买法宝材料去劳心劳力做生意,这作者为了让王钟有条件追求自己的本心而故意设定的环境。两人虽然都在头一章内杀了人,但是一个是因为缺钱少宝,一个却是为了执行心中的正义。虽然也有很多道友有“闷棍情节”,但是我想假如你们在王钟当时的位置,恐怕也是要去结果了那个臭流氓的。缺吃少穿,啥都干的出来,尽管大家心里未必愿意。就作者而言,恐怕也是如此。所以佛本一部,并没有提出“本心”一说,而王钟一脉,却是顺逆由心的。
假如是周青穿越回了明朝,我想至少是会在表面上积极帮助女真,顺便打打根基,最后再趁着天帝下凡,积极闷棍天下神仙。实力大涨后,反过来纠集神仙一起宰了天帝也说不准。
与周青的走的迂回曲线不同,王钟是直来直去的。所谓“宁在直中取,莫在曲中求”。与周青舌灿莲花的言语忽悠不同,王钟说话很简洁而直接,并且总是守信用的。他对曹操,皇丽儿的承诺总是兑现的。打斗起来风格也是迥异。周青虽然也以实力做后盾,但是一般总要设立诡计,不是用第二元神代替真身,就是先拿言语控制住别人,然后用埋伏好的化血刀去砍人,典型的笑里藏刀啊。后期更是找通天教主助拳。几次斗菩萨,斗弥勒,斗冥河,多是靠算计取胜。
生活中有些话,你不能直接说出来,有些事情,你不能直接去做,有些人你不能直接去找。人们陷入了“扯皮”(湖南方言撒)之中。其实人们何尝不想,只是存在几百年的陋规并不由于人们本心的存在就那么容易改变的。
反观老妖,作为道指本心的代表,追求的是简单高效,变化神奇却又异常凶狠。不管你是何人,只管血云,白骨扑将上去,满洲宵小们的一干招势法宝全然无效,下场无非是被吸住元神后真火炼死。
两本书都是主杀的。但是佛本里周青时而杀的阴险,例如灭中土道门,计谋歹毒,何等嚣张。时而又杀的正大,居然能高喊出“吾掌天道,虽是圣人,不得逆之”。老妖杀人却杀出真性情,只要该杀之人,一律杀之,有些梁山好汉的作风。区别是梁山好汉是替天行道,老妖却是逆天行道。老妖的出发点便是“天不合我之道,我必逆之”。也许在逆天事业中有与人的合作,但是要么只做交易,不诓不骗,童叟无欺,并不建立什么同盟,因而没有了反过来闷一把的情况,光明磊落,在道德上却比周青高了一筹。虽然也有铁腕收服的情况,但正因为逆天是条绝路,人在绝路上,干些强买强卖的没本生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两人有什么共同点,那么就是都拥有大毅力和大智慧。周青为了把元神从金身中放出来,可以用毒火煅烧自己10年。王钟为了无间道,可以去轮回万世。没有大毅力是做不成的。我们做事也应把毅力当做成功的必要条件来看。王钟搞的一个灭世计划,实际和周青搞出的一系列诡计一样是一种谋略而顺天行事,左右逢源也好,逆天改命也好,没有心中的一翻计较,一味的蛮干,都是要失败的。再两类相反的价值取向背后,隐藏着两人共同的积极对待问题的态度。或顺或逆,总是要向前进的。诸如玉帝那类闭关挡劫幻想不粘因果的,一般来说是封神榜上有姓名的。
by地仙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