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5.【浅谈侠文化兼论《龙蛇》王超 】

作者:神机坛 字数:5661 更新:2025-02-20 18:03:03

作者:天天心情都要好

开篇点题,是个人写文的习惯,之所以要写这样一个帖子,是因为自龙蛇开始发书至今,不在少数的书友质疑过王超这个主角的侠义精神,认为他没有凭借高强的武功去做为国为民的善事。最经常被拿出来对比的,就是“襄阳大侠”郭靖同志了,其实在我看来,金老笔下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郭靖,其实只能算是中华民族“侠”文化中一个简短的缩影,如果把他作为衡量侠者的准绳,我相信包括金老自己的几部大作之内的武侠小说,比如鹿鼎记等,都很难值得一看了,毕竟,数千年来侠士出过很多,而郭

靖只有一个。

何谓“武侠小说”?比较具有公信力的定义是这样的:【武侠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古典仙侠奇幻修真现代修真,但从武侠小说的狭义层次上来说就只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这四类。】

《龙蛇演义》这本小说,分类在东方玄幻而非武侠仙侠中,原因很简单,这是现代世界中的武侠,是火器时代的武侠,无论你武艺高超到如何地步,火器一围,必然灰灰,这一点神机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过了,这是常识,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神机所能做到的,只是尽量把火器合围的镜头排除在小说外,这很好理解,东方不败也不能躲过ak47扫射,扫地僧也不能在火箭炮的狂轰乱炸下幸存,更何况龙蛇中的武者?王超的实力强的逆天大家都知道,但是跟速度犹如背着火箭喷射器的东方教主和能放出气墙的神秘老僧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可观的。

列位看官们其实真的不用觉得王超的属性是不可接受的,你可以设想一下,就以他现在的属性,依旧不敢入火器合围之局,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当然,开全图外挂的尘姐是不能考虑在这个范围内的,一个只能老死的女人。

新兴武侠小说姑且后文再论,就说说传统意义上的。

可以被考究的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火药没有发明之前,刀枪剑戟等都被称为冷兵器,在冷兵器时代,个人的武术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既可保家卫国,又可以用它求取功名富贵,尤其是统治者,更是十分看重,在中国古代教学,是文武并重的,《周礼》中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中的射与御,就是射箭、驾战车挥刀枪作战的。《汉书.艺文志》亦载“剑道三十八篇”“和手搏六篇”,被称为“兵技巧”,它以手足、器械的使用为基本技能,据今已有二千多年,至南朝刘宋时,已有武术之称。会武术的人,一方面进入朝廷的军队,成为职业军人,这类人为朝廷所用,自然也就会在浴血沙场的同时,求得功名富贵。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六艺中,有“射”(射箭技术)和“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但总有一类人,就象现在的执政党与在野党一样,对朝廷政治以及当权者有不同看法,在武术上的在野党就是那些号称侠客的人。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流落民间,又自恃一身好功夫,挑战权贵、邪恶,扶危济困,这也原本没有错,但也有因所谓重感情、讲义气而犯糊涂的时候,只为报恩或复仇,可以置国家法律与他人利益于不顾,这就是韩非子说的:“侠以武犯禁”。但如果在一个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朝代,当侠客们啸聚山林,当起“绿林好汉”来“替天行道”,公然与当权者叫板时。这种行为,却得到老百姓的拥戴,这同时也是侠植根人们心中,得到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如瓦岗寨的程咬金、秦叔宝等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武松等,都是侠,都是侠中的另外一部分的缩影。

最初的侠客多是独立的,个人的行为,如《史记》中记载聂政以及著名的荆柯剌秦王的故事。这样的人和事,在春秋战国时期还不少,当时由于七国之间争霸称雄,恩恩怨怨很多,各国权贵们都争相征贤纳士,这里的士,不是后世所指的士大夫阶层,就是指武士,如当时的信陵君、平原君都养了好几百甚至上千的这类“食客”,这也就给这类武士侠客们创造了生存条件,他们大多以侠义著称,或为国,或为报主人之恩,充当刺客,甚至不惜舍生取义。这是封建时期的一大社会特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骑士,以及日本的武士,都与其类似。

这些侠义武士,历朝历代都有,他们有的大义凛然,扶危济困,有的路见不平,杖刀相助,有的不畏强权,不畏残暴,有的直指本心,畅快淋漓,都十分为人们所喜爱。这些武术人士也大多都是有记载的真人真事,瓦岗寨、水浒中的侠客们不提了,如少林武功,武当派武功都是实实在在的武术流派,也有不少名家出自这些派别,宏扬了武术精神,就是近代,如清光绪年间的大刀王五,以保镖为业,被人称为大侠,他与谭嗣同交厚,戊戌变法时,还主动要求保护他出走。再有就是霍元甲,就曾击败不可一世的洋武师,大长了国术威风。而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武侠与武侠故事,则为武侠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与土壤。

不过,另一类侠客就与我们现在的许多武侠小说有些类似了,他们似乎总存在于事实与虚构之间,这也似乎很深地影响了后世武侠小说的产生与发展,他们总是带有神奇性和神秘性,有的甚至过分夸大了武术本身的功能及作用,但这种以超人形象出现,除暴安良的武侠,又恰好反映了人们的希冀和愿望,这当中对后世武侠小说影响最深的有三个人物形象,那就是越处女、红线和昆仑奴。越处女源自《吴越春秋》,红线出自唐.袁郊撰《甘泽谣》,昆仑奴则出自唐《传奇》,历史上,许多身怀绝技的武侠们常常愿意退隐江湖,这是因为人心难测,即便是恩重如山的主人们也是如此,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后世许多武侠的为人和武侠小说的创作。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也使他们更愿意洁身自好,不愿意同流合污,这也是武侠们得到人们尊敬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文人们一种理想的人文精神,所以历朝历代有那么多的文人愿意记录书写创作这些武侠故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侠者,并非是只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大侠,“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中侠,“直指本心,畅快淋漓,不畏强暴,不惧强权”的小侠,“武功不高,智慧取胜”的智侠,“游戏人生,浪迹江湖”的异侠,甚至“飞剑跳丸,阳神出窍”的仙侠等等,都可以被称作是侠,真是这些许许多多的“众生相”结合起来,投影在既定背景下的“人世间”,我们才能从虚构出来的角色中去体味那用纯粹的语言很难讲得明白的“侠文化”。

王超算不算“侠”?我觉得是可以算的,“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这就是很好的写照,实力不高的时候,不畏惧强权的压迫,不害怕强者的挑战,亦如是;武功独步天下后,整合海外华人势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背后保证,聚合这一盘散沙,亦如是;决心以一击之力击溃日本的武道精神,断绝他们的武运,亦如是。

人有大小之分,不论大小,他终究还是人。

侠也有大小之分,但是同理,不论大小,他终究还是侠。

神机所书的《龙蛇演义》里,也并非都是如王超一样的小侠,李老爷子大家不陌生吧?还有那个因为自己儿女成了太子党而痛苦自己对不起主席的老者,都是为国为民,不惧牺牲的大侠,但是他们在这部龙蛇中的戏份注定是稀少的,还是那个道理,和平年代,侠以武犯禁,火器盛行下,个人在体能方面的作用被无限削弱了,和平年代,国术真正的悲哀,并非绝技的失传和威力的降低,最关键的,是信仰的缺失。

王超的侠义精神,是被深深隐藏在他的外壳之下的,这也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

首先,他是一个孤僻的高中生,成绩一般,家境不好,没有知心朋友,在遇到唐紫尘之前,想必是连一句大声的话都说不出的闷骚葫芦,他活得很冷漠,世界没有给予他太多温暖太多爱,他也在所不管,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这样孤僻和冷漠的环境下,他的性格中很多深层次因素已经被定下了。

其次,我们从他略懂武功后就去*的内容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出来,那时候他的心境还是比较浅薄浮躁的,一个人有了异于常人的能力后,他会先去做什么?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话题,但是我想看过电影《蜘蛛侠》的书友们应该能有所发现,彼特·帕克是一个类似于王超的普通小人物,一个在获得能力之前再平庸不过的升斗小民,在他们这样的人物获得超能力后(我想甚至包括我在内,以及很多人),绝对不会是充当正义先锋,罪恶克星,打击黑恶势力吧?脱胎自骨子里的自卑感和对平庸时候的yy梦的追求,这才是首要被考虑的事项。

一个常人,一个平头百姓的心路历程,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他们犹豫过,挣扎过,困惑过,最后他们寻找到了自己的路,这才是文艺作品所要表现的内置精华,而绝非表面上的剧情。值得我们庆幸的是,皮特·帕克有一个好叔叔,本,教会了他“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王超则选择了从历代国术大师的精神中筑基,并通过重走长征路感受当年革命前辈的壮烈,成就了自己天下无敌的拳意。

插一句题外话,这样的拳意确实是坚不可摧的,就像在黑山中,强大如天帝,天尊,一样需要汇集九州信仰,才能铸造辉煌,天帝选择了天下共土,天尊选择了两分神州,结果不同,自然不言而喻。

再回到“侠”这个话题上来,笔者认为,侠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化,其间精彩纷呈,可谓是百花齐放。

”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是侠文化。“为国为民”是侠文化,“惩恶扬善”是侠文化,同理,“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一样是侠文化。

从名气上来讲,早期对侠文化有所记载的最有名的著作当为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这一点前文有所阐述,但是这里要再次提一下,因为我个人感觉龙蛇中的王超就是很符合太史公笔下的游侠刺客的一个人物。

侠最早不流行于民间,加之儒派以及墨家对其“皆排摈不载”(太史公语)。侠一开始常被人看轻,司马迁却对他们进行立传,且给予很高的评价及极大的同情,并在文中对那些“乡曲巷布之匹夫之侠”反复赞扬。同时,司马迁也对侠做了一个早期的定义,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轻生重义,勇于救人急难之人”。(补曰:司马迁认为侠士“其言必信,其行必果,亡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难”。)

太史公说的很好,大侠固然受人敬仰,那匹夫之侠,布衣之侠,那屠狗辈,也是存在的,有其历史必然性。所以他要为他们列传,为他们正名。

王超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匹夫之侠,崛起于市井之间,没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无论是武功低下,还是独步天下之时,都只是考量如何才能先保护好自己和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所以当吴文辉逼他出卖老婆姐姐和朋友廖俊华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出国了。

这样的情节,难道不能引起你的感触么?试想列位看官如果处于王超当时的情景之下,你会怎么选择?

妥协?这点放到个人头上我说不好,但是王超是不会的,他心中那个踏水而去的仙女,是至高至上的,比自己还重要,“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不老,只为佑你喜乐平安”,就是非常明确的证据。

虚与委蛇?不不不,神机笔下的主角,都是直指本心,畅快淋漓的人物,他们也许不高尚,也许不伟大,但是屈了本心的事情他们不会做,王钟不会放过划伤了囡囡脸蛋的窃贼,宁可暴起当街杀人;王超自然也不会落了咱们老王家的名头,去做这样的事情,当然,他们也不是笨蛋,后手是留好了,虽然是一腔热血行事,但自然不会莽撞无脑,否则反而落了下乘。

接着说侠文化。

在后来,随着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蓬勃发展,侠文化渐渐开始转移到了小说上,这便形成了人们现在所熟悉的武侠小说的早期形式。

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根据资料显示,应该是唐人传奇中的《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昆仑奴》等精彩的文学作品。其后,是《水浒传》、《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等。同时期一些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小说(一般以武将作为主角)同样也可以被认是早期的另一种形式的武侠小说,较有名的如《说岳全传》、《三国演义》以及《说唐演义》等等(呵呵,都是演义,演义一家亲,哦也!)。

而从侠义观上来讲,侠也逐渐在司马迁的定义的基础上有了更多深层次的含义,有的是以为确保国家安危而挺身而出之举为侠义;有的则是以惩奸除恶为侠义;还有的则是为了维护家族以及派别荣誉而形成的侠义观。凡此种种,不管如何,其内涵都较先前的定义有所不同,其主要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个时期主要的侠义观就如金庸先生所讲的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时的侠士开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了(如《说岳》可以反映一下这种情况)。

脱开侠文化补充一下,这个时期的侠士“制度”也有了一些变化,开始有了“师徒相授”、“开山立派”,随着这种创门立派的发展侠士之间的联系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便随之有了后来所谓的“江湖”,也有了一套侠士自己的办事规矩“江湖规矩”。江湖规矩的形成有些复杂,有的是以侠士己的逻辑而定(如“一命抵一命”或是“仕可杀不可辱”等),还有的一部分则是受当时的主流思想所影响,从儒家经典中演化过来的。如果仔细想一想,这里所说的也没有脱离侠文化这个大框,因为“江湖规矩”也该属于侠文化的一部分吧!

近现代的中国,由于那耻辱的百多年沧桑。武侠小说成了寄托作者救亡图存的思绪的载体。

尤其是比较认真的武侠小说,更加重视正义、气节、舍己为人、锄强扶弱、民族精神、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金庸老先生语)。

读者完全没必要过份推究其中某些夸张的武功描写,有些事实上不可能,只不过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比如说轻功、内力乃至“铁掌水上飘”和“降龙十八掌”,谁也不会相信是真事,然而由这种情节所组成的故事,却一直为人所喜爱,关键大概就在于其所要叙述的并非是武功绝学(那样岂不是成了武林秘籍?),而是借武侠这个壳阐述一下作者个人的思想和看法。

其实这跟龙蛇很相似,之前我多次提过,龙蛇是小说,是一本东方玄幻分类的小说,是接着国术题材写出来的小说。不是拳经,不是秘籍,更不是教科书。我想看龙蛇的书友不至于连这点分辨力都没有,以这点来说事的,可以洗洗睡了,你应该去纠结的是张无忌跳崖为什么不死以及你去跳崖会不会死这个很有深度很值得探索的问题。

关于国术的问题,在我的另外一篇帖子【一些牢骚,不吐不快】里有所阐述,有异议的书友不妨去指教一下。这里并非本贴的所述主题,过多言论在此不表。

以上。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7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