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忽勃立国六十载,天心民意有谁知?
前文说到,因为主角身份的转变,本文的背景放在了一个架空的历史场景中。要解读阳神,要解读洪易,从背景入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首先,洪易生活的国家是一个“乾”朝。这个乾字是什么意思呢?和国家又有什么关系呢?对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这样一件事。元朝攻下南宋之后,筹备建国,忽必烈发布了《建國號詔》,其全文如下:
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且唐之為言蕩也,堯以之而著稱﹔虞之為言樂也,舜因之而作號。馴至禹興而湯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還,事殊非古。雖乘時而有國,不以利而制稱。為秦為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且皆徇百姓見聞之偶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概以至公,不無少貶。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奏草申請,謂既成于大業,宜早定于鴻名。在古制以當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于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于戲!稱義而名,固非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負于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也就是说忽必烈建立的蒙古大帝国的国号“元”,就取自《易经》中的一句话:“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表明,乾元二字都是万物的开始,是统治天下的首脑。以“乾”朝开篇写小说,也正符合了这个字的意思,神机用心不可谓不深。
接下来,我们知道了这个大乾王朝的首都叫做玉京城。这个玉京二字,也并非没有来历。玉京,是一个天外仙境。道家传说元始天尊屈玉京山,山在天中心之上,山上宫殿都用金、玉装饰。从上可以看出玉京是一个道家的修仙圣地。
无独有偶,李白也有一句著名诗句提到了“玉京”,出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第一句: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这里的玉京城高高在天,且有十二楼,五城,更是气象恢宏,姿仪万千。
然而更重要的是第二句诗: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这是什么意思?这表明了玉京城中有仙人,被其抚摸头顶,就可以长生不老。
我们从简介中就知道,阳神这本书是一个仙侠的世界,是一个有神有鬼有仙有妖的世界。其中的天地人神鬼都不是虚言,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但即使如此,大乾王朝的开国皇帝依旧以至高至大,甚至“乃统天”的“乾”字作为了自己王朝的国号,而将自己的都城定在了道家圣人原始天尊居住,有琼楼玉宇仙家往来的玉京城(或许这个名字也是由他改的),以表示自己是真正的万乘之君,天下共主。且不论其有无神通法力,也不论其是否还存活于世,这种向神宣战的气概也的确是一个开国之君所应该具有的气象。
同样,玉京城这个名词就表示了城中中有仙人,这也为后来各路神仙鬼怪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另外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暗语,也预示着主角会有奇遇,最终能够长生不老。
一个乾字国号,一个玉京都城,如不细读又怎么能看出其中隐藏的信息?
说完了大乾王朝的历史渊源,再来说一说现状。从书中信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太平盛世,这些人情物状,地理风貌我不想太过多说。这里只从立国时间和第四代皇帝来谈谈一些想法。
大乾立国六十年,正好一甲子,是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而这时大乾的皇帝正好是第四代。我们大家都知道,乾是《易经》中的首卦,而易经中以三爻为一小卦,这第四代皇帝正好代表了第四爻,正好是新的一个小卦的开始。
以上两个数字六十年,第四代都表明了一个意思,新的轮回,新的开始,都和本书新开第一章的题意暗合得紧密的很。然而正如这本书不是作者的第一本书一样,六十年,第四代都不是完全的崭新,都是和前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点从之后的道修武修也可以看出来。
上面说过,大乾王朝现在是第四代皇帝,代表了乾卦的第四爻,那么第四爻的内容是什么呢?爻辞如下: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人无论是进是退,只要能省时夺事,都可以趋吉避凶。孔子更进一步说明了,上下交替的变化,不是一件坏事,只要能修行德业,把握时机,就能“无咎”。
然而这未必也就完全是一件大吉事,能把握时机进退自如就能无咎,反过来说,贪恋权位,不知进退,怕就没有好结果。这是否在暗示着大乾王朝的皇帝和臣子之间会有严重的冲突,甚至会到政变的地步呢?我们拭目以待。
上面说了许多废话,下面我们来切实的看看主角和其家人的生活。
主角并像以往几本书一样,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他有一个声名显赫权倾朝野的父亲武温侯。虽然不大恰当,谥法解中对武的定义如下: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澼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从中我们可以大概的得出一个结论,主角的父亲洪玄机是一个刚强有大志向的人,而且对国家立有大功。
然而,尽管主角父亲如此显赫,但主角的日子好像并不好过。因为他是庶子,而且是一个娼妓所生。而且他母亲因为出身低下,受到老夫人的排斥,郁郁而终。说老实话,这种出身在架空历史中并不稀奇,凡是写到名门出身,十个倒有五六个如此。这也是架空中的一种常见手法。出身名门,就有了和权贵交往的机会,身份低贱,就有了拼搏奋斗的动力。这种矛盾冲突方便了作者行文,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回到书中来,主角现在的志向很明显,就是要考取功名,真正成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才能光宗耀祖,将母亲接进祠堂。而且主角天资聪颖,能书善文,加上父辈蒙荫,科场得意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
行文一直到这里还是很正常,但是神机终究是神机,不会长久的落于俗套。主角一心向学,却是怀着强烈的功利心态去读书的,并不是有志成为一个皓首穷经的博士,所以他当然不是书呆子。侯门出身的他,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科举不同于科研,功夫不仅在卷内,卷外人的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主角读了前朝官场巨孽宰相李严的一本笔记小说。其中并不是经史子集的学问,而是谈的货真价实的怪力乱神。从这本笔记中,主角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并且通过李严的手,描绘出了一个新天地,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世界观。
故事不用多说,这里只说一下李严的观点。李严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句话出自《尚书,周书,泰誓中第二》。意思是,天当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民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就应该是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人认为谁是神,谁就的确成了神。人民的思想潮流就是历史长河中的滚滚巨浪,不是任何个人能够阻止的。
再接下来,就是提出了本书的一个重要概念,阳神。阳神是什么,阳神就是人的意念,就是刚正严明强大纯净的念头。虽然书中强调阳神天仙是道家所描述的境界,但我个人认为,这完全是儒家入世的思想风格。讲求意志坚定,弘毅致远,和道家冲虚无为的思想相去甚远。
李严是一个典型的儒家代表,那么我们现在至少知道了,在大乾王朝中,至少是有两个大的派别的,儒家和道家。两者今后会有何斗争,还是那句话,拭目以待。
最后,来说说主角的名字。主角姓洪名易,洪者,大也,易者,变也。洪易就是指大变革。这些变革是什么呢?从小处讲,是洪易个人有人变成神的过程,从大处讲,或许就是大乾王朝覆灭,新的王朝兴起的过程。主角和我们都必将在这些大变革中成长成熟,感悟出更多的天地规律和人生哲学。
另外,从谐音的角度来讲,通“弘毅”二字。出自《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任重道远的不仅是洪易,也是神机,也是写心得笔记的我,也是屏幕前的读者大众。希望大家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by白马陈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