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札记24:八十四章引发了我对jj的美好yy
自读《阳神》以来,神机给了我很多的惊讶或者说惊喜,这种惊喜之下,连对龙蛇更新的焦虑也变的微不足道起来。这种惊喜不是整体的突然的惊喜,而是在若干细节之中所一再体会到的那种微妙的变化。
第一次是在神机对玉京城过年之前的节日氛围和景象的描写;
第二次便是八十三章中对绿柳庄那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细致而又简洁的塑造;
第三次便是这八十四章中,对狐狸洞以及马儿、山石、洪易和小穆的描述。
且看这几句:
此时已经是春夏交际,方圆数百里的西山丛林越发茂密,茅草如剑,蒿蓬满地。
两匹马的腿肚马蹄都裹上了棉布绑腿,使得荆棘挂不着。
而且棉布绑腿上面还涂抹了雄黄,金银花等药材熬制的汁液,沿途的蛇蝎蚂蚁等毒虫不但难以咬穿,更闻到那个气味就会飞快的躲避走。
幽谷之中,山石依旧,只是草木茂密了很多,那些去年的篝火,开垦痕迹,也都渐渐的模糊起来,想必再过一两年,这里就完全没有了生气,剩下的只是荒山野岭。
两人到了山坡上,除草,又把杂草枯枝堆积起来,烧成肥料。忙活了几个时辰之后,日头西坠,这才把几亩地的杂草除干净,灰烧好。
我看网络小说看了五六年看到现在,已经对大段大段的煽情或者激烈到麻木的原子弹般的法力描写不是太感冒了,很多时候会慢慢地体会那细节,然后在突如其来的刺激中沉迷。总喝粥,吃白饭,和总吃大肉都不好,阴阳相济,平和细致与大开大合相间,才是最有味道的。
神机在佛本和黑山中,多是大开大阖纵横睥睨的放送,少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但在《阳神》中,神机已经入微了,变得更加地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在激烈大气之外,又多了一层“养”的功夫,能够将小说里的情景描写的简洁精致,不罗嗦也不粗鄙,细细读来自有一种恬淡的意境,一种智珠在握的写意。
就像这一章,只“茅草如剑,蓬蒿满地”八个字就将西山的情状描写出来。而马儿在这种山地中奔跑的状态,我想绝大多数作者都不会去费心思,甚至想都不会想到去描述。毕竟大多数人关注的是“虎躯巨震”、“娇躯荡漾”以及“铺天盖地”“一掌击碎星球”这样的东西,那人间的一草一木,无间兴衰,那淡淡的泥土气息,若有若无的青草的气息,是没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去体味的。
幽谷之中,山石依旧,还有去年的篝火,这些引发洪易温馨记忆、淡淡失落的情景,神机用一二十个字描述出来,很自然地过渡到洪易对人妖仙魔的感慨。也让我对那段与小狐狸相处的记忆浓烈到了极点。
接下来洪易和小穆两人堆积杂草枯枝,烧成肥料,除草忙活,直到日头西坠。在这样的紧张镜头来临之前,一切都是如此的闲散平淡甚至静谧。可以想见一幅“西山夕阳,除草烧灰,枯枝满地,日头西坠”的景象,整个情状都充满了一种生活的气息。
神机对这些的描写,没有依赖华丽的形容词或者排比句,只是平平淡淡的述说,平平淡淡的短句,一行两行下来,就如站在西山之上,近在眼前,逼真而又形象。
我忽然觉得,神机一直以来的笔法,就有一种“古”意,这种古意胜在精炼简洁,胜在传神形象,胜在情状意境,亦胜在饱满鲜活。这正是古时冯梦龙、蒲松龄、纪晓岚、施耐庵等大家的风格。如果我将神机与这些人相提并论,想必即使是他的粉丝也会觉得过于抬高夸张了。当然我也觉得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可是谁又知道古时诸大家在年轻时写过什么文字,是什么样的一种样子呢?况且神机比之古人胜在多了好几个时代的见知。
所以我才称之为美好的yy,yy神机可以像他自己初涉写作时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憧憬与寄托,以及在这种迷恋之中对自己所抱有的期待和梦想。所幸的是他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在生存和理想之间不放弃摸索那条自己的道路。
他对故事的创造,对意境的把握,加上这种愈发纯熟的笔力,谁知道他将走向何方呢?如果假以时日,他对中国古代的那些野史传奇更加的熟知,运用的更加的老道,他的创造力和才华更加的凝练之后,他能做出什么来呢?
我想,如果在很多年后,哪怕我们都散了起点的这场宴席,我忽然听说神机在某个地方又写了一本书,或者甚至建了一个网站办了一本杂志,或者做了些什么其他任何事情,我想我还会带着期待和惊喜,急急地奔过去看一看他在做什么,他做了什么吧。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期冀,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他在,我就有兴趣关注,只要他在“为”,我就有兴趣追随。哪怕只是为了看到一个结果,只为了知道他要走向哪里,他能走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