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阳神一书中的理法和上古皇朝】
深更半夜却是睡不着,有些糟粕想吐,又怕丢人现眼,但不吐念头不通达。最近有关上古皇朝的争论日益激烈,大秦弩兵甚至从上古皇朝一说牵扯出了儒家的理法和大道。
先说理法,在我看来阳神一书中的理法可以说是百家齐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准则和对待世间万物的理法。姬常月洪玄机之流崇尚的是性理之学,两人一人为状元,一人为探花,照理应该博览群书阅人无数,深明大义。奈何一人提倡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一人又一心想做圣贤,以礼义伦理作为借口,断绝人性。如果说此二人是理学大家,那他们的性理之学也只是朱程理学之流,是为伪儒。是想儒学自孔子开派创说以来绵延至今二千五百多年,是国人的思想精粹,其核心要义不外乎“仁义”“博爱”“礼义”“廉耻”八字。
姬常月明知太子罪行却颇有偏帮,元妃虽为狐族却称其为妖孽,天下生灵各自有性,本着博爱之心应该一视同仁,而姬常月饱读圣贤书几十年却不懂博爱二字,不晓公平之理,可谓不知廉耻,枉为状元郎。
洪玄机一心想青史留名,想成圣贤想做子。未想也是道貌岸然之辈,在梦冰云墓前不知死者为大,口口声声称梦冰云乃妖女,一小妾,发妻杀之,合情义,通国法,试问什么国法授人任意生杀之权?什么情意让为夫之人冷眼相对妻子死去?孔孟圣贤也讲礼义制度,三纲五常,但一切都是在有人性,讲仁义的基础上,儒家立派之源尚且是“仁”一字,连仁义都不讲,那也就算不得人了,更不需说纲理伦常,成子成圣。由此看来这个所谓的理学大家也不过是性理之学的激进份子,无人情,寡仁义,是不仁不义之辈。
儒学的经典绝对不是像他们两人如此演绎的。
而主角洪易的所讲的理法在我看来更合乎道义和人情。重民意,提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意自我民意。任何的政权都是以百姓作为基础,所有的道理只有百姓认可了才能称之为道理。可见洪易读李严之学说读出了其中的精髓。讲公平,提倡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绝不像姬常月一样死板地认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不偏不倚,公正如斯,是为君子。明道义,提倡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是为功德。并不为传统的条框所束缚,明心见性,追求真道,不为虚像所迷惑,不惜奔袭千里援救友人,只求念头通达。这一份真挚就能让人为之折服。洪易以当初的一介书生,初习道术,面对诸如洪玄机姬常月类的压迫,不低头,不服输,其意志有如一颗子弹被压迫后飞射出来复枪膛,击穿了洪玄机姬常月类的伪道义,伪儒学,锋芒毕露,更是难能可贵,所以道术武学才能在短短一年内飞速提升。
在我看来,阳神一书中,洪易的理法最符合大道,贴近人情,所以才能引得百圣齐鸣,这是姬常月和洪玄机两个理学大家,状元探花都没能做到的。明心见性,追求本心,不偏不倚,这才是一个君子、大丈夫应该遵循的理法。凡事追求的不是因结出的果,而是衍生出果的那个因。
再说说上古皇朝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上古皇朝在我眼中就是柏拉图描述的乌托邦,理想但又遥远,上古圣皇是强大而又英明的阳神,统御天上地下的一切生灵。但这终究已经过去了,上古皇朝的强盛也不可能是永恒的,数代君主的贤明和强悍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后代皇帝就一定英明神武,任何高度的中央集权都会面临腐化和后继无力的局面,以旧替新是必然的局面。上古圣皇再圣明也不可能将禅让制这种只存在于神话中的传承发式发扬下去,世袭制是必要的结果。从jj的文字里可以推敲出,上古圣皇大都是阳神,所以才能统御修道之人,连鬼仙强者都不能逃脱。强悍的力量才能维持强权,当上古圣皇的子孙终有一天没能修成阳神时,修道之人当然不会再为朝廷卖命了,上古皇朝也就不能长久。而得证阳神大道是多么艰难大家都有眼目睹,世世代代都成就阳神难如登天。就目前杨盘而言,他的修为不得而知,不过离阳神大道应该还差很远,而天下所有修道有为之人没有成就阳神就是鬼仙了,修得鬼仙打破生死屏障求的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自由,摆脱岁月对修炼的束缚,而上古皇朝和上古圣皇偏偏就要统御修道强者,这是所有修道强者都不愿得到的结果,所以太上教才会限制皇族修道,屡屡刺杀皇帝,为的就是那自由的希望和超脱的理念。由此看来,想要成就上古皇朝,就是和天下所有修道有为之人作对,不得证阳神大道就成不了上古皇朝,杨盘可谓任重道远,难如登天。
以上就是我的愚见了
bydrac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