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神》主角洪易在近几篇章节中,开始涉足西域疆场,他传奇人生的另一阶段也由此展开!
洪易,置身于绝无丝毫转圜余地、文明碰撞级别的夹缝之中,漫步于黄沙碧血、铁马金戈的恢弘苍穹之下,主角光环频频闪动、无数奇珍异宝、神兽、美女便收入囊中,神勇无敌但却依然是风清骨骏...但只见香艳(jj:我...木写啊?!奇怪...小楼:是偶,嘿嘿...包子:顶!)与血腥齐飞、诡诈与强横交错...各色妖仙神魔、纷纷劲舞翩跹......
痴心书友如天使者一直被神机的生花妙笔牵引着思绪,与主角痛息想通、呼吸与共,每每看至紧张、暧昧、心头抓挠之处时,直恨不能以身相代,自己仿佛也身披金甲圣衣、胯下神兽飞腾,怀拥绝色红颜,虽强敌环伺、貌似必死(一众配角基本都是先被神机渲染的近乎无敌,再被洪易虐打...快递道具员兼职剧透狗仔而已)却只淡然一笑,挥手间,不待虚空中诸般玄妙法门演尽,那些刚刚还老神在在的巨擘天擎之流便已身化灰灰...
细心书友很快发现,神机笔下世界中,这段惨烈血腥的文明之战与中国历史上“五胡乱华”期间(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的史实惊人的相似,书评区随即大量涌现论及此段史实及英雄人物的评论帖子,一时间,热评如潮,众说纷纭!(jj得意的笑......)
天使也附骥尾,认真撰写了几篇有关这段历史及当时风云人物的评论贴,同时,也积极投身书友间的热烈讨论之中,每见精彩妙评,则喜不自胜,拍案叫绝!所谓:读书之乐,此为一极也!
研读这些书评时天使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书友,对于这段历史中密集出现的民族大屠杀现象和有关历史人物,特别是冉闵其人,持有以下这种观点:
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背景下,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各自的发展特性以及生存资源的有限性、季节性,早就注定了这两个文明之间发生碰撞和冲突的不可避免。
在此期间约百年间,中原大地上发生的多次大屠杀事件,本质上都是属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现象,虽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灵涂炭,但是随着大量人口包括北方簪缨世族的纷纷南迁,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重心也随之南移,内陆文明开始接触到海洋文明,并兼收并蓄、绵延传承至今。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当时的胡族南进、杀戮、驱赶汉族的史实,还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具有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正面作用。
而其中涌现出的所谓“武悼天王”冉闵之类历史人物,也不过是本民族强势力量的突出代表而已,就世界范围内各民族逐渐走向融合统一的大势来讲,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这样评价:
他们适逢其会,其历史作为符合其自身所处的历史地位,而且利用了历史契机,成为了既得利益阶层的代表,所以断不能把其以私欲角度出发的逐利行为无限地人为拔高道德标准,特别是冉魏国皇帝冉闵根本不够资格被界定为“民族英雄”级别的人物。
因为,当时的五胡十六国人民(包括汉族)中,在中华大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中,绝大部分都成为了目前我国版图内五十六个民族的成员(或者先辈、前身),既然都是一家人,那么发生在家人兄弟之间的战争,虽然说有些还具有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但就不能再如以往般上升至侵略与反侵略的高度,只能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也可以称为是“历史的误会”!
真正是奇哉怪也!果然是大谬不然也!
还有一些书友,客观冷静到了极点,居然认为,按照上述逻辑推断,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郑成功等人均不能被称作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真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
细究这些书友的逻辑,也不外乎是以下这些内容:
一、认为冉闵先是认贼作父,后羽翼丰满便杀之全族,不仁不义不孝德行有亏。
读史可知,冉闵的祖父、父亲、叔父,均是在与其继父石虎的叔叔石勒作战时被杀的,冉闵也被俘虏,后展现出军事才华,才被石虎收为义子。二人之间实际是有血海深仇的。如果幼小的冉闵选择了抗争,那结果就是必死无疑!这样的德行确实无亏!人都没了,谈何德行?
二、认为冉闵破坏民族融合,驱赶外胡,要求胡人归还所据之地,退出关外,否则尽诛!导致数百万胡人离关归故土时,因粮食不济,遂人尽吃人,得归者十仅二三。
胡人本豺狼之性,被杀怕了,在回乡路上互相吃人倒要算是冉闵指使不成?好叫诸位贤明仁慈的大大得知:那些胡人本来是最喜欢吃汉人女子的,称为“两脚羊”。难不成,不要驱赶,让他们来吃光我们的母亲姐妹?
三、认为冉闵纵兵滥杀胡人百姓,动辄枭首数十万,数年之间百万胡人因冉闵而死,血腥屠灭羯,氐,羌,匈奴四族,冉魏期间尽诛胡人将领,残暴程度令人发指。
那天使要问了,其时胡族在汉族世居之地生啖我百姓,奸.淫我姐妹,妄图灭我族群,遇城屠城,所进之处百里之内,遍地哀鸿,尸骨堆积如山。这样就不是令人发指的*?难道华夏文明发祥地中原大地就只能沦为汉人之血腥地狱,为成胡人的**天堂!?
四、最可恨的是有人说因为冉闵的杀胡行动,胡族更加仇视汉人,在冉闵死后,疯狂反扑和杀戮汉人百姓,正是冉闵等人的反抗导致了胡族屠杀行动的升级。
这个理由让天使想起了一些老电影中的镜头:鬼子兵来村里肆虐,有汉子耐不住怒火杀了他,鬼子来报复,言称,只拿凶手,否则,杀光全村人,此时,最让人痛恨的事情就发生了,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就会私下找到那杀了鬼子的汉子,言辞恳切、声泪俱下,甚至会跪倒在地,要汉子看在全村人性命的份上,自己站出来承认杀人......这是什么狗p逻辑?而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所以,以上理由真的是不值得一驳!
但在天使想来,有类似观念的书友书友绝非是智慧低下、胡乱攀扯之辈,相反,此类书友身具大智慧,心怀大慈悲,宽厚仁恕,而且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许隐隐的还存有这样一个想法:所谓汉族!也许由于有了太多源头、太长传承,与那些服帜鲜明、习俗迥异的现代民族比较起来,貌似不是很有说服力的样子。
当然这也绝非天使乱相牵扯,胡乱臆测。这种想法,尤其是天使这类有过异邦生活经历的汉族人,感受起来尤为深刻,尤其确凿!
国外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累世居于异族之地传承已有数代的我族苗裔,已经有了一个很确定的族群称号:华裔,而且,一些深居于华人聚居区的耄耋老人,生活习俗方面还保存着很多的汉唐文化的痕迹,比如,祭祀制度。自我认同方面也处处显出独有个性,自称“华人”
看重家族中的男子地位、不认同子孙首选商业为其职业、坚持使用繁体汉字、穿对襟唐服、好修饰美髯、尚红色、明黄,祥瑞喜用龙凤图案、节庆舞狮踩青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无须臧否评价,华人与华人形象在世界其他民族面前得到认同,首先是来自于这些与其他民族混居已久的我华夏族及其后裔。
在那些生活层次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白人、黑人看起来,华人与日本人、韩国人、东南亚人之间的区别,如白中之皂、鹤立鸡群,那是断断不会认错混淆的,自然绝非那些对中华文化一知半解、仅看皮毛的文艺作品作者、影视剧编剧所能理解的了。
反观我国国内: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所谓中国的官方定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民族国家(某一单一民族人数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简称)在政治学上的常见做法将民族的定义放在一个较广的范围上,用来阻止内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对其民族国家属性的质疑。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定义并不影响一个国家民族国家的特征。
由于我国目前的统.战现状,和长期的施政宣传导向,在强调国家是一个集合了56个民族的总体这个概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很多的文章,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刻意模糊了各族之间人口数量上的巨大差异和所谓“维稳”思想,客观上造成了许多上位人士在出现民族文化、利益冲突时,汉族作为平等地位的多数派民族要依照中国式的礼貌做出让步这个虽说不能宣之于口,但确实存在的看法和做法。
而在这个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民族平等的政策,自然其出发点是基于维护人口数量居于劣势的少数民族的利益,例如,因为少数族裔的母语多不是汉语,而全国性的教育升学考试一直是用汉语作为主要表达工具在进行的,在国内的很多地方,少数民族在此方面受到照顾。
虽然这在世界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地区也属于很常见的现象。
但是,由于我国的领土面积委实是非常辽阔,某些政令的实行在理解和执行方面就表现出了一些迟滞或者流于表面:
某些民族的汉化程度较高,而且他们除了所属民族名称之外其他任何方面与汉族不存在任何区别,特别是在城市居民中更是明显,但是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这些少数民族可以享受高于汉族的优惠,这种略微有些教条和僵硬的民族政策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执行,已经渐渐的演变成了一个类似制造“特权阶级”的做法,自然而然地造成了部分汉族人的不满。同时,很多实际操作中,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保护这一政策,自然要求汉文化特质在一些已被汉文化长期占领的领域自动让位,这使一些汉族民众觉得很难理解、甚至是无法忍受。
再者,经过了上个世纪中后期的那段不堪回首岁月的冲击,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占有压倒地位的汉族传统价值观(主体为儒家和道家的价值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而新的理想的价值观体系也没有如我们事业先驱者设想那样,顺利在“封建废墟”上迅速的建立完善起来。
之后的改革开放,大量的外界资讯涌入,随之而来兴起的很多新型价值观也未能得到支持和发展,几乎形成了类似“信仰真空”的状况,很多国人内心的追求得不到有体系思想的认同,自然会出现道德拷问、信念丧失的状况。
同样的,原本以汉族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也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生存状况堪忧,才有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学热潮”等现象的出现。
作为所谓的“新生代汉族人”,目前已经基本上认同了自己身属的国家,是一个剥离民族观念、弱化人数占优民族优势地位的公民国家,用地域差别和经济发展水平取代了以往民族有别的观念。
那么,所谓的汉族身份对于这些“新生代汉族人”来说已无任何实际意义,而与之相反的状况是,为了和前文提及的某些少数民族一样,获得更多的社会利益和便利,有为数不少的汉族人通过种种手段将自己的民族类别更改为少数民族。而且这个现象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强分所谓民族身份,在地域远隔、资源利益没有交集的不同民族之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而弱化民族身份的做法,在寻求统一、追求强大的相同文化属性国家内部,确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漠视、故意淡化自己的民族身份,或者,乐于用一些鬼蜮伎俩、小人手段获取政策bug、制度疏漏带来的现实利益之徒,被当然的划归于鄙视的区域,在此不作讨论!
如上所述,目前,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内部,民族认识、价值观体系、道德基础、精神信仰种种观念呈现略微“混乱”的大背景之下,对于冉闵,对于历史上这个民族大屠杀与民族大融合共存时代的认识,出现很多不同的认识在所难免。
那么,就这样争论下去吗?等待时间的结论?或者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甚至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不行!,真的不行!
记得吗?国歌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词句,那么,什么时候就是最危险地时候呢?
冉闵身处的时候是;日寇肆虐的时候是,现在更加是!
我们现在强调这个历史,讨论某位先辈的历史地位,并不是要走什么极端的民族主义,也不是要强调汉族高贵。
现在的中国,我们都是属于一个民族,那就是“中华民族”,而在这个大民族里,不论是少数民族的历史,还是我们汉族的历史,都应该是共同的历史,我们乃至后世子孙都应该铭记,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无助!是多么的悲惨!
他们曾经几乎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权利!
提起过去,不是要报复,不是翻历史旧账,含沙射影,没有那么低级!
是要使今天的我们警醒,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的苦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奋斗!
若“天下人人如龙”
则“天下大吉”!
只需做一个不忘本的中国人!
历史绝对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那么,对于冉闵,作出如下分析和判断:
冉闵身处乱世,不从一己之私出发,号召同族,驱赶屠戮杀害自己族人的异族之人,并且以天才般的军事素养,连战连捷,打出了汉族军威,张扬了汉族威武,从而使胡人不敢再小视汉人武力,不得不收敛了他们肆意抢掠的行径,在冉闵身后,众多志士共同努力,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使我族苗裔免于覆灭,使中华文明的主体得以延绵。
他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匈奴、羯族后裔可以反对!)
而放眼世界的范围,与古代中国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王国,同样是灾难深重,战火不断。
古埃及、古巴比伦已经在战乱中烟消云散、血脉湮灭、文化断流现在的人们要想了解这两大文明古国的那曾经光耀千古的文明历史之时,只能从残存至今的一些残垣断壁和被掠文物中寻找答案了,当年的苏美尔人,其民族特有的相貌体征也是后人从雕塑、墓葬出土加想象力才勾勒出来的。
在看看我们的邻邦印度,原生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遭到异族雅利安人的大肆杀戮,雅利安人在占领了印度土著先民世代居住的大片国土之后,却把曾经创造了璀璨文明的当地民族列为种姓制度中最低层的贱民,毫无人权,当作奴隶欺压虐待至今。
冉闵被误读,在历史上留下的资料很少,原因很多:
冉闵建立的冉魏国被鲜卑灭亡后,冉魏国的大臣很多自杀殉国,有少数投奔东晋,但在鲜卑骑兵的追击下,这些冉魏遗族和同时逃亡的数十万民众几乎死绝!
试问有何人可秉笔为冉闵树碑立传?!
掌握了话语权的的鲜卑政权对这位汉族的英雄、鲜卑族的“屠夫”自然是极尽贬低污蔑之能事。东晋史家视冉闵为谋逆窃国之人,因此对其评价不高。
而随着斯人远去,那段历史也渐渐被时间尘封,让后世我辈从此几乎再也无缘怀想这位千年前的汉族英雄之绝世风范。
但是,冉闵确是汉族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史有记载,名篇《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过的孔子的学生冉求(即冉有),而冉闵正是冉氏家族的后裔。
孔子门下,有五个冉氏家族的成员,分别是冉求、冉雍、冉耕、冉猛、冉儒。其中冉求、冉雍、冉耕更是位列孔门十二哲,其中冉雍又尤为受到孔子的赞赏,曾经称赞道:“雍也,可使南面”,而冉闵就是冉雍的直系子孙。也正是因此,现在很多冉氏祠堂的正堂门柱之上,所撰对联都是“一门五子从圣,十哲三贤列科”。
冉闵出身书香,儒传世家,但是他身处汉民族历史上最为黑暗、最为痛苦的时代:原本散居于中原大地周围的各少数民族大举侵入汉族生活区域,大肆对汉人进行屠杀和奴役,致使北方汉人数量锐减,二千多万人数十年内就只剩下几百万,而入侵的胡人人数却达到了五六百万。
纵观中国历史,汉族的生存环境从来没有落到过如此恶劣的境地,即使是在蒙元、满清时期,蒙古人、满人也从没有在数量上超过过汉族。
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北方汉人只有三种道路可以选择,要么接受全族灭亡或是沦为奴隶,要么归附异族,成为汉奸,要么就奋起反抗、驱除鞑虏。而冉闵和他的战友们选择了第三种道路。
所以后人有诗赞曰:“五胡铁蹄踏北国,弱汉无奈唯乞活。棘奴忍辱兴汉事,万代功绩话蹉跎!”
天使作为一个汉族人,是认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道理的。
研读冉闵所在的这段历史,每次思及那些和自己一样肤色、发色、甚至是同一个姓氏的汉族先民,正在异族高高举起的屠刀下,用同样的语言在惨嚎、在呻吟、在挣扎的时候,内心中就会生出恻隐和悲苦,就会感到恐惧和激愤,就会产生勉力相帮、制止*的冲动,脑海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不要让同样的惨剧在自己和亲人的身上发生?”
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冉闵和战友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杀光这些要杀我们的家伙!”,相信如果是易地而处的话,天使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我们都是普通人,趋利避害、求生恶死,这只是本能!
要想做到超脱和客观,首先要确定事不关己!
虽然,中华大地曾经满目疮痍,辉煌的中华文明多次日薄西山。
但是,天佑我族,从来不乏有冉闵这样的民族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登高作呼,应者云集,舍生忘死,保家卫国!
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
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
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
手提黄金刃,身佩白玉珏,饥啖美酋头,渴饮罗刹血。
儿女情,且抛却,瀚海志,今朝决。
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羯。(录自网络)
历史会正视冉闵,因为我们会正视,因为我们爱自己和亲人、友好、乡邻、同族、同文同种!
by黑暗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