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评区,很多人为洪玄机、赵夫人鸣不平,称洪易如此处置他们,非圣人之举。
看书是需要有代入感的,如果你不是设身处地地看待小说中的事务,而将现实的、自己的世界观“代入”进去,那么结果肯定会与其中角色相去甚远,甚至相悖。
比如,看水浒,从古以来,甚至直到30年前,读者看水浒后:
对阎婆惜出轨,别说是因为讹诈宋江黄金,而宋江给不出那么多钱,被逼急了才杀阎婆惜,即便没这回事,都是恨不得千刀万剐。
对潘金莲调戏武松,都会认为是淫,妇,荡,娃;
对潘金莲的结局,都会认为罪有应得!
对李逵、武松、鲁智深等等,会说,真英雄、好汉子!
但是,如果以最近30年来的道德观和是非观来看水浒,那么:
阎婆惜出轨,很正常,应该的;
潘金莲很傻很天真,纯情又可爱,咋没让我遇见?被害惨死好冤枉好可惜;
李逵、武松、鲁智深这些人,都是社会不稳定分子,有碍和谐,都是该早早进监狱、精神病院的主。
。。。
看书时要想真正理解,就必须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但总有很多人,很多人,看书、评事时,往往将自己拔得无限高,将自己置于道德的最高峰,不联系具体事物背景,全凭自己臆想来断定,这种人,你没法说服他,也没人能说服他。
就好象,赵括的纸上谈兵,现在我们都知道赵括是个大草包,但实际上,赵括是非常厉害的,最起码,搞战略战术推演那一套,几乎没有敌手,搞理论,很有一套的。
所以,不历史地看待事物,不联系事件的实际背景看待事物,这样的人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不懂务实的空谈家,这是我对这类人的看法之一。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之所以这样要求主角,之所以这样批评主角(及作者),是因为他们太过善良。
其实不然,其实大谬!
其实非善,其实伪善!
自己不是君子,但却站在君子的道德高峰,指指点点者,必是伪君子!
《阳神》最大的伪君子落难,怎能不让许多伪君子跳出来指手画脚?
他们是伪君子,这是我对这类人的看法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