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还记得那个寒冷的早晨吗,那个衣着单薄的读书人那个在侯门深院抱着为母亲正名而困守一隅的少年郎?
“心灵纯净如赤子,意念坚强如钢铁。”如果你曾看到,那一定忘不了那个身披蓑衣,头戴竹笠的年轻人,那个大雪里敞开胸怀、拥抱天地的莽夫,那个重复着两万五千里感动的寻路人
是的,忘不了,也不愿去忘却那些萦绕心怀的感动。有时真恨不得就此扑进美好的记忆里,若人生无常如梦境,那便停留在这美好的片刻,不要醒来。即便梦里不知身是客,只得一晌贪欢,也好过醒时面对这满眼的“污浊”。
冲天的高楼、五彩的霓虹,阴暗的巷弄、破碎的门扉,富贵者张狂的呼啸,贫弱者无声的血泪。这世界如此多彩,这世界如此癫狂!若你有心,又怎能不黯然神伤?
我远不能体会亚里士多德离去前的心情,也不够理解王国维“义无再辱”的根由。但我深深的敬佩他们的执着,执着于认定的“道理”。形若槁骸,心如死灰。这需要多通透的心灵,才能放下对世间的迷恋,去另一片天空寻找梦中的真理。可逃避实在是一个最悲哀的选择!正如王尔德所说,我认为社会非常有趣。置身其中,实在令人讨厌,但如果置身其外,则简直是一场悲剧。
人生如棋,在这场名为“历史”的纵横交错的迷局里,谁也免不了身为棋子的无奈,但大可不必悲哀。漫漫长路,或许时有疲惫,请凝视那闪耀的星辰,那是父母满眼的关怀;或许不免伤怀,不妨放眼那雨后的七彩,那是孩子纯真的期待。抱怨、苦痛、徘徊但并不放弃,只因感动常在。
非是多愁善感,但我却时常抑制不住感动的源泉。听一首《精忠报国》能热血沸腾,看一遍“抗日战争”会热泪盈眶。然而现今的世界却充斥着种种黑暗,内忧更兼外患,这不免令我们忽视了那些让人感动的存在。我们需要改变,但无需太多抱怨。严酷的环境总会让一些人失去了宽和的心态,殊不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挑战越是艰难,人心越需团结。
何不放下那些无谓的抱怨,去看一看:垂老的志愿军战士们步伐依然雄健;相框里的周总理一如心中的风度翩翩;偏远山区里一张张童稚的脸,那一双双纯真倔强的眼;篮球场上一抹抹中国的红,那一条条灵动黝黑的马尾辫他们可曾让你感动?若如此,纵路漫漫其修远兮,何不能上下而求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了那些心中的感动,请不要放弃,为了那些美好的愿望,请让感动延续!
(ps:写此绝不为说教,只是发自内心的企盼,一种确实可行的提倡。毕竟神机的书也带给了我们许多感动,相信众多的朋友都不会忘掉。既然如此,何不在享受感动的同时分享更多的感动呢?更遑论去破坏这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