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50座超标准的塑料大棚拔地而起,远远望去,白花花的一片,甚是壮观,成为团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团长看过后非常满意,马上作为团里的一项科技成果报了上去。军区后勤部长听说后非常高兴,想不到3235团在练兵打仗上有一手,在搞建设方面也有一手,他决定亲自带队到3235团看一看,在那里搞一个现场会,让其他部队也学一学3235团的经验,以便在全军区范围内大力推广建塑料大棚。
听说军区后勤部长要来视察,团里立刻紧张起来,既然是塑料大棚,那就得种上菜,要有个菜地的样子。于是各连迅速在自己的大棚里种上了菜,把菜地修得平平整整的,并赶在后勤部长来视察之前连夜把大棚里的菜地统一浇了一遍水。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夜里,在棚区站岗的哨兵忽然听到“轰隆”一声,他急忙跑过去看发生什么事,不看则已,一看吓一跳,原来是一个大棚的棚顶坍塌了,再看看其他大棚,棚顶都微微下陷了,哨兵急忙把这一情况上报连长,连长睡得正香,半夜被人叫起很不满意,但一听说是大棚坍塌了顿时睡意全无,急忙穿衣赶到了现场。一看竟出了一身冷汗,这还了得,明天要在这里举行现场会啊,这些按高标准建的大棚差不多棚顶都下陷了,而那些标准不高的却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进大棚一看,原来是支撑棚顶的支柱地基下陷了,来不及细察,他马上命令通讯员通知全连紧急集合,全部带上工具拉到了棚区,并及时上报团里。
一会儿工夫,各排都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一看是这种情况也不管泥呀水呀,钻进大棚就干了起来。现在只要能把柱子抬起来,再把地基夯实就可以了,于是两三个战士喊着号子合力抬起一根柱子,一松手柱子却又陷下来了,如此反复几次,收效甚微,怎样才能把柱子顶起来成了难题,一个小时多过去了,工作进展缓慢,只修好了两三个大棚,按这样的速度明天再干一天也干不完。
团长听说后也急急忙忙地赶过来,逮住连长就是一顿臭骂:“你他妈的怎么搞的,这样修要修到猴年马月啊,你现在听好了,要人调人,要东西调东西,现场会召开之前修不好,我毙了你!”
“是,是,是。”连长一个劲地回答,但心里却没有一点谱。连长卷着裤腿,满是是泥,干脆抱着头蹲在地上苦思冥想起来。
看到连长着急的样子,孙家树走过来小声问连长:“能不能用千斤顶试试?”
一句话提醒了连长,对呀,千斤顶把几吨重的汽车都轻轻松松地顶起来了,顶大棚肯定不成问题。他急忙派人到汽车连借了两个千斤顶,这边战士们已锯好了一截比支柱稍短的木棍,把木棍的一头顶住棚顶,一头放在千斤顶上,用手轻压压杆,棚顶竟慢慢升了起来,战士们迅速把支柱的地基夯实,一松千斤顶支柱便起作用了。
“成功了!成功了!”全连战士欢呼起来,连长急忙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坐镇指挥的团长。
“好极了!”团长高兴得一拍大腿说:“把全团所有的千斤顶都拿过来,我再给你调几个个连,由你统一指挥,务必在明天早上八点之前把大棚修好。”
人力物力迅速调了过来,近千名战士投入到修棚大军来,修理所的战士迅速在大棚里接上了灯泡,把整个棚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修棚的进度大大加快了,陷下去的棚顶一个个又慢慢撑起来,大家越干越有经验,到黎明时分,修棚工作已进入了扫尾阶段了。
上午的操课号吹响了,其他连的战士很快撤走了,只剩下一炮连的战士进行最后的扫尾,大棚虽然修好了,菜地却被踩得一塌糊涂,他们要把菜地挨个整一遍,团里的通讯员过来报告说:来现场会的车队已经从师部出发了,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团里。听到这个情况,战士们听后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他们一个个干得满脸都是泥和汗水,谁也顾不上擦,都在争分夺秒地干着,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吃早饭,都不知道饿了。
8点30分,通讯员跑过来通知:“赶快撤离现场,车队马上要开过来了。”
大家最后又检查了一遍,基本上没什么了,便迅速从一边撤了出去,这边人刚离开,那边一辆辆牛头吉普便风驰电掣般开了过来。在通向棚区的柏油路了停了长长一大溜儿,军区后勤部长跳下车,是一位中将,他面带微笑,慈祥中带着一种威严,他稍作停留,便径直向大棚方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