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大概傍晚来临的时候,谢读看着身上的种种伤痕,叹了口气。
现在,谢读心中对这感应杀气的修行就是一个字:“难,真是难啊。”
如果不是谢读很确定杀气是实际存在,还以为他只是在水中捞月呢。
杀气当然是存在的,不仅有人,老鼠看不到猫,却会四肢发软、动弹不得,都是因为杀气的存在。
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现在,谢读已经确定只有能够感应杀气,才可能做到剑心通明。
虽然感应杀气的难度大大超乎他的预料,但是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功感应到杀气的信心。
在谢读的认知里,越是难完成的东西,就越厉害。
于是,一连三天,谢读都是在种种痛苦磨难中度过的。
尽管谢读已经非常用心地去感应,还是一无所获。
要是换做以前,谢读可能已经焦躁,已经怀疑。
不过,谢读现在明白这种层次的感悟就是这么难,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就像是参悟天地领会神通,一旦你悟了就从此与众不同,甚至一飞冲天,但是你要做好苦苦修炼百年而一无所获的准备。
你要是耐不住这份寂寞,就不要修这种道。
第四天的时候,谢读仍旧不急不躁地修行着。
“铿”的一声,又一道兵刃打在他的护体真气上。
几日接连受到攻击,谢读的护体真气倒是不知不觉打磨的更上一层楼,也算是意外之喜。
受到攻击的一霎那间,谢读分明觉得内心有一种悸动。
这种轻微的感应很容易被忽视,要不是谢读完全将外界忽视,全身心地感应那股玄之又玄的杀气,说不定就发现不了这丝细微的悸动。
谢读心中一喜,知道总算看到了点希望。
同时,谢读也明白为什么剑修都推崇要在生死战斗中磨练剑技。
因为,那一刻修士的心格外敏锐,而外界的杀气又格外的强大,久而久之,就会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应杀气。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太多的悟性,只要敢打敢拼就能领悟。
坏处自然也不言而明,“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一个不小心可能就真的丢掉了小命。
谢读虽然不惧怕死亡,可是对这种只靠蛮力,完全看人品的方法并不感冒。
谢读这种感应方式,耗费大量时间不说,而且进度非常的缓慢,悟性和运气非常好才能有所成就。
而且最关键的就是,完全靠一个人摸索,极容易走进岔道。
谢读是有楚湘的剑道的感悟,这才能知道大概怎么做才能达到那种境界,做到了又是什么样子。
其他的修士对这些完全是两眼一抹黑,除了冒险他们别无选择。
接下来,谢读就专心感应那股悸动。
在次受到十几次攻击后,谢读终于确定确实感应到了那股微弱的但是充满了一种特殊玄机的杀气。
不过,问题又来了,任凭谢读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将这丝感应增强或者提前。
这就好像是一种简单的本能,并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