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348 家国天下

作者:万象天灵 字数:5409 更新:2025-02-19 15:21:41

此时天已大亮,不仅有赶集的农人与商贩三三两两急急忙忙赶往城内,更有一队队北岗大营的近卫军人晨练出操,远远望见两人服色,料想不是皇子便是亲王,遥遥行了执戈礼,方避道而去。

注目看着这一切,龙羿对纵马并行的宁王道:“二叔,朝中局势如何?”

宁王一反常态,压低嗓门道:“党争愈演愈烈,外藩们亦是阳奉阴违,你那些兄弟们更是穷折腾,皇上希望你回来,能够平衡一下局面。”

龙羿默然不语,朝中的两党争斗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中书令白山隐为相二十年,党羽门生遍布天下,三叔上高王龙扬,念念不忘皇太弟的名分,比起皇子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虽说势力远不如白山隐,可何太后偏袒着小儿子呢,重熙帝都莫奈何他,休说大臣们了。

难道父皇欲立自己为太子,制约这两党势力吗?龙羿满怀疑问,直至中华门下。

宁王停马回首道:“我军务缠身,就不入宫了,让老八陪你进去!”说着轻拍他左肩,神秘的一笑道:“小子,好好干吧!”

龙羿举手回应过城门军士的举枪礼,催马独自前行,城内虽是宽敞大道,但有律非军国大事不得狂奔疾驰。他耐下性子任坐骑在这天下中枢所在的青石大道上扬蹄一溜小跑,奔向内城。

乾清门外迎面一片刺目的紫红,原来正赶上内阁臣僚们入朝阁议,因重熙帝(后世称之为孝宗仁皇帝)一病经年,阁臣们早已习惯了在皇宫紫光阁办公。

居于首位的华发老者六十二、三年纪,虎额鹰鼻,双眉入鬓,看得出来,年轻时应该是个美男子,他紫蟒玉带,一脸肃穆,举手投足皆有过人风范,在众多大臣里宛如鹤立鸡群一般,正是重熙朝近二十年来总揽大权于一身的铁腕宰相白山隐。

其实帝国早在洪武开国之初,便不再设宰相一职,而分权以三省三令代之,白山隐的正式头衔应是:中书省中书令、暂兼领议政大臣。不过,人们更习惯简称为“宰相”或“执政”。

在白山隐身后,依次为门下省侍中令刘一昆,尚书省尚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田光鼎,法务省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烈石川,中书侍郎参知政事井三重,门下侍郎参知政事风怀义,军部尚书司马进,外务尚书李桐等人,代表军方的大本营总统领何元庆,幕僚总监查元尚两位一级上将仅仅附骥于队尾。

龙羿抬眼扫视而过,站在他面前的,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文官政府,而军人的不得志,随处可见。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白山隐已行至身前浅浅一躬道:“老臣参见淮王殿下。”

龙羿微笑道:“领相大人别来一向可好?”

“承蒙殿下挂念,贱体尚称安康。”白山隐细细打量了他一番,又道:“殿下一别经年,今日一睹,风采更胜当年,老臣心中甚慰呢!”

龙羿听他提及当年,心下微怒,重熙十五年槿花之乱后,自己便是因他与上高王门下两党联手弹劾,才被逐出京城,明为游学,实同流放。无奈之下,只得远涉重洋,至遥远的西大陆游历数载之久,其始作俑者就是眼前这个老家伙。

但他已非昔日的热血少年,只轻声道:“若非托领相大人的福,我怎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至理呢!”

此话倒是不假,多年在外的经历,让他更清醒,也更容易从民众的角度上去看待诸多问题,从而明白了作为统治者的职责。直至人生暮年,龙羿仍念念不忘自己为帝前的游学生涯。

白山隐听得他语出真诚,心下倒是一怔,口中哈哈笑道:“殿下来见一见我们的部院大臣们,为了在此迎候殿下,他们已在此苦等了一个时辰哩!”

众人连称不敢,表示此乃身为臣子的职责,实在不足挂齿。

龙羿微微颔首道:“有劳诸位大人了!待我入宫见过父皇、太后,再与诸位大人一叙!”

众人见他心系皇帝病情,纷纷行礼让道。

半年多来,重熙帝一直在翠微宫养病,这里紧邻御花园紫竹林,空气清新,有两只象征祥瑞的丹顶鹤,不时拍打两下翅膀,伸过头去擦一擦那散发出奇异香味的火焰郁金香。幽静的环境有助于病人恢复健康,在几位杏林国手的调养下,比起初春时分,倒是精神了不少。

看到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重熙帝顿时半坐起来,吃力的道:“老四,是你么?”

为了等待这个儿子,他已整夜没合过眼。

“是的,儿子回来看您了!”龙羿并未以父皇称之,声音里夹杂着太多太多的感情

重熙帝仔细端详着他,这个儿子是郑皇后唯一的嫡出,八岁丧母,在宫中受尽冷落,也屡遭暗算,自己对他有着太多的亏欠。皇后啊,朕虽然对不起你,可朕会将帝位传于你的儿子,你该含笑于九泉啦!

龙羿看着父亲迷蒙的眼神,便知他一定又想起母亲了。

母亲出身于岭南豪门郑氏,因为是旁支庶出,童年并不幸福,十六岁选入太孙府,立为太孙妃,又因多年未孕受尽冷落,直至二十岁那年才产下龙羿,此时重熙帝已有三子一女。

建文四年太宗驾崩,重熙帝登基为帝,立郑氏为皇后,欲立龙羿为太子,因年岁太小而遭到群臣反对,从此龙羿多次遭到暗杀,重熙元年冬,八岁的龙羿随郑皇后出宫,刺客围攻皇后车驾,是郑氏用自己的身体为爱子挡下了致命的一击,不幸身亡。

皇后遭袭而死,令重熙帝龙颜震怒,一向息事宁人的皇帝终于平生第一次挥舞屠刀,将涉案的嫔妃以及娘家全族七百余口一并处死,从此再无后宫来打龙羿的主意。

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安全,可龙羿再也无法安身于皇宫,次年他受封豫章郡王,迁至宫外,朝野上下,再无这位嫡出皇子的消息,好似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直到十八岁行成人礼时,被晋封淮王的龙羿方又重现在众人的视野中,此时人们才知道,他们的淮王早已投身军旅,并且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受封淮王后,作为唯一一位从军的皇子,龙羿开始主持军部省军制改革,并出任大本营统领处成员,玄甲模范军的建立和缩编禁军后不减反增的军费曾叫大家跌碎一地眼镜,火炮的普及化、野战化与花样繁多的高强度拟真对抗演习更让大小将军们叹为观止。

军方起初受命保护这位四皇子时是很不以为然的,这等身娇肉贵的金枝玉叶能在军队中做什么呢,充其量只能利用他的特殊身份为军费问题与军部省打打擂台而已。

说到军费,那可是军方将领们心中永远的痛,整个重熙朝,军部省尚书一向是由文官来担任的,他们的唯一使命,便是看守着军费精打细算,用丘八们的话来说,就是想在干娘们的时候,被另一个家伙紧抓住卵蛋死不松手,这种感觉要多窝囊有多窝囊,而且并没有因此就不想去做那事儿了,相反,是更想去做。

现在,他们如同开发出了一座大金矿,谁都知道,拥有一个熟知军旅并热爱战争的君主,对军方来说意味着什么:建立武勋、成为贵族、获得晋升,天哪!整个军方高层兴奋的像发现了沙漠中最后一滴水珠般上窜下跳。

随着淮王在军方特别是近卫军系统中逐渐树立起的威信,陆续有少壮派将领提出应立淮王为国之储君,可在四年前,这一切被生生斩断了。

重熙十五年,皇二子真定王、皇五子安平王坐结党干政罪被重熙帝圈禁,这是针对皇子们除死刑外最严厉的刑罚,表达了重熙帝对儿子们热衷夺嫡的极大不满。皇长子槿相王龙锦林预感到下一个被圈禁的就是自己,决心破釜沉舟拼死一搏,联络羽林军、城防军中的亲信党羽发动政变,软禁各省院大臣后围攻皇宫,情势迫在眉睫。

时任玄甲军统领的龙羿闻报京城急变,连夜领军赶至金陵城下,听得城内厮杀阵阵,城外左右神策军四万雄兵却因不明京城形势,不敢攻入城中。

龙羿当机立断,拔剑斩杀畏缩不前的神策左军统领王铁镜,统带三军六万铁甲攻入京城平定叛乱,亲手诛杀龙锦林,那一夜终于成为京都百姓谈虎色变的“流血之夜”,史称“槿花之乱。”

比起对突发状况一时手足无措的文官集团,龙羿的镇压手段极其严厉,在半个月内,龙羿接管所有权力,清洗处决了与槿相王有牵连的数千官员,算上这些人的家眷亲属,只怕有十万之众。

军管结束后,帝都又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龙羿也只是仅被晋升上将并加开府仪同三司区区虚衔,人们对这位曾下令火攻郎因坊、拒捕者格杀勿论的冷面皇子满怀恐惧,因为这道命令,有数万叛乱军人和无辜者惨死在玄甲军的屠刀下。

兔死狐悲的上高王一党与天生对军人强权感到不安的文官集团终于破天荒的联起手来,以槿花之乱中太多无辜者被杀为由弹劾龙羿对部属管束不严,要求追究其直接凶手。

两天后,龙羿上书请辞去玄甲军统领一职,以示为此事负责,因为当时情势混乱,实在无法辨认叛乱军人与反叛乱军人之间的分别,而槿相王在郎因坊封死坊门负隅顽抗,因强行突破牺牲太大,火攻的命令由龙羿亲口下达,部属们只是在如实执行他的命令,作为军人,他们的表现是无可指责的。

三天后,军部省接受了淮王辞呈,重熙帝下诏,着其“游学海外”。

事件似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有心人不难发现军方高层对此事无一例外的保持了沉默,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呢?

在龙羿被放逐的三年多里,重熙帝看尽了儿子们为争宠展现出的百般丑态,在失去了四个最具才华的儿子后,余下的几个实在无法令他满意,老九还未成年,事事冲动的像头小豹子,重熙帝不得不把他送入少年军校加以管束;老八不分昼夜的流连忘返于青楼楚馆,那股子荒唐劲让所有的老臣均大摇其头;老六、老七现在小心翼翼的处处看他的眼色;老三依旧利用他娘家的财富在礼贤下士、笼络人心;连被圈禁的老二、老五两人也不死心的蠢蠢欲动,幻想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可最令他后怕的却是幼弟上高王龙扬,现在已有迹象显示,当日的槿花之乱中也有他的影子,如果这一切是他所精心设计,那么此人也太可怕了,如此的处心积虑,是对大位的势在必得吗?万一

这位仁慈的君主第一次对其一奶同胞的幼弟感到由衷的寒心和恐惧。

在重熙十九年开春后,渐感不适的重熙皇帝下定决心,召诸皇子、诸亲王、诸宗室回京,预备选立太子,连被圈禁数年之久的皇二子真定王、皇五子安平王也被特赦出狱,龙羿归国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归来的龙羿,心中却多了个疑问。

多年以来,重熙帝并不认同自己那铁血主义般的理念,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重熙帝下定决心召回自己呢?

“回来就好,过来吧!”重熙帝示意他坐下,挥手让宫女内侍们出去,这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对话,不宜有外人在侧的。

仿佛听到了龙羿发自心底的疑问,重熙帝轻拍御榻,笑问道:“想坐这个位置吗?”

龙羿心头剧震,眼前不禁浮现出宁王那深含用意的笑容,口中却道:“儿臣不明白父皇的意思”

重熙帝微笑道:“你很明白,不明白的是朕!”

他顿了顿接道:“朕一直都在想啊,是什么让你放弃了三年前的机会呢?”

龙羿垂下眼睑,默不作答。

重熙帝对他的沉默似乎并不意外,摇头一笑:“算啦,谈谈你对时局的看法吧!”

龙羿毫不犹豫的道:“儿臣还是三年前的那句话,藩镇早成尾大不掉之势,现在又有云贵苗乱火上浇油,不果断解决必生大患。”

重熙帝却问道:“朕是问你朝中时局?”

龙羿沉默片刻,才道:“若是儿臣的话,自然是用儿臣自己的方式。”

重熙帝语重心长的道:“家国天下,重担千钧,大病不宜用虎狼之药,稍有留意不到之处,便会分崩离析,铸成大错,因此,最重要的是平衡,你要吸取当年的教训才是。”

龙羿强捺下心底的喜悦,应声道:“儿臣记下了!”

重熙帝颔首道:“一定要戒骄戒躁,治大国若烹小鲜,任何一种极端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朕只要你记住一点,对百姓不要苛求,只能给予,治理天下,是皇家的责任;爱护百姓,也是皇家的责任!”

他的目光转向严厉,“朕甚至想过,如果朕的儿子们做不到这一点,朕宁愿变更国体,接受君主立宪制,效仿前宋徽宗,把国家交由责任内阁与议政院(国会)来治理。”

龙羿肃容道:“父皇的教诲,儿臣谨记在心,不敢忘却一字。”

重熙帝满意的点点头,而帝国的传承,也似乎就在这几句话间成为定局。

重熙帝闭上眼又睁开道:“你准备如何应付你三叔?”

龙羿有些迟疑道:“据儿臣所知,三叔已与朝中老臣公然对抗,日后必”下面的话他没说出口,因为他知道,父亲最不爱听的,就是这些。

重熙帝苦笑道:“上高这小子,自幼心高气傲,从小就说朕不是个称职的皇帝,自然更不会向朕的儿子们屈膝。”他一时间显得极为伤感,仿佛有些出神道:“一晃四十年过去啦,他小时候还陪我捉过蛐蛐呢”

龙羿没有作声,父亲是永远那么注重感情的。

重熙帝回过神来道:“三年前你诛除了槿相,你的兄弟们对你谈虎色变,倒也用不着借他来杀一儆百。这几年要不是他在,你那些兄弟怕也不闹起八王之乱来啦!就给他个善始善终吧,免得太后伤心。”

龙羿低下头去,轻声道:“儿子尽量保全他便是。”

重熙帝目光有些茫然,不知又想起了什么,良久才道:“去传老八进来。”

延平郡王龙行云早在外面候着呢,听里边传他,慌慌张张的急步入内。

重熙帝皱眉道:“让你去迎你四哥,怎么这时候才来?”

龙行云陪笑道:“不是来了个葡萄牙国的金发公主吗,儿臣特意绕道去看了看。”

重熙帝一哂道:“是吗?明日叫进来让朕也瞧瞧,西大陆的金发公主?倒是从未见识过。”说完仔细打量着他,看得龙行云心里直发毛。

重熙帝摇摇头道:“你打小聪慧过人,这几年虽然荒唐了些,可也属不易,看来朕无须为你担心什么!以后,你就跟着你四哥吧。”

听到最后一句,龙行云方自一怔,露出原来如此的笑容,转首道:“恭喜四哥,贺喜四哥!”

重熙帝望着眼前两个儿子,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摆手道:“去吧,朕要见宰相们了。”

龙羿与龙行云退出翠微宫,朝慈宁宫方向去给太后请安。

翠微宫外正等候召见的白山隐与侍中令刘一昆目送两位皇子离去,白山隐目光闪动,口中淡淡道:“储君定矣!”

刘一昆愕然道:“何以见得?”

白山隐默然不语,半晌才道:“半年之内,上高王必倒台无疑。”

刘一昆终于大惊失色,颤声道:“隐相是说今上欲选立淮王入主东宫?”

白山隐长叹道:“在淮王回京之前,我们便该料到才是。”

刘一昆仍然未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喃喃道:“天真的要变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5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