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月的寒风刚刚到达帝都金陵上空之时,意外地发现这里已被冲天的喜气所笼罩,竟无自己容身之处了。
帝国所有的著名报纸都在头版特别报道,太子即将大婚。
太子与当朝宰相联姻,那是何等地大事!整个京城已经开始大扫除,净水清街,挂红灯,张彩旗
这件婚事业已酝酿了很久,直到老太后与鲁国公主(白亦丰妻)实在是等待的心焦不已,开始直接插手干预,方才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按风行千余年的儒家“六礼”,男女成婚,其实是件很隆重、很肃穆、很……麻烦耽误时间的事,从“纳采”到“亲迎”,往往要经过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指腹为婚的就更别说了。不过龙羿与白山隐意不在此,谁也不想讲究那么多,但必要程序还是不可少的,于是——
“纳采”——礼书载:“谓始语言采择可不用,用雁”——皇家迎婚使手捧一只活大雁来到宰相宅邸前,向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白山隐长子白亦丰说道:“大人有女,皇上赐婚,今依古礼,命我来向贵府请求举行择妻之礼。”于是白家大公子、未来皇帝的老丈人白亦丰亲自迎出大门,宾主互相揖让后,皇家迎婚使再次叙说求婚之意,白家答礼,收下活雁再谦逊一番“小女蒲柳弱质……”,最终皇家迎婚使确定“白家已答应嫁女”,于是欢天喜地回东宫报喜。
“问名”——礼书载:“谓问女名目,将卜之也,用雁”——皇家迎婚使手捧第二只活大雁,来到白家宅邸,先问白氏小姐生母的姓名(这是为了确认小姐是嫡出还是庶出),再问小姐本人的姓名(白亦丰心想:我女儿的母亲就是你家主子的亲姑妈……)和生辰八字,带回东宫去占卜。
“纳吉”——礼书载:“谓卜得吉,往告之也。用雁”——占星使把新郎新娘的姓名和生辰八字放在一起,在东宫侍卫虎视眈眈、钢牙紧咬的监视下,心惊胆战地卜出了“大吉”的结果。于是皇家迎婚使手捧第三只活大雁,兴高采烈地来到白家宅邸,宣告婚姻可行,当场相看白家小姐,验明正身无误,双方交换报婚书,分别开明男女正式所庚、生辰八字、两家三代及主婚人姓名、荣衔、里居等,以示大事已定,双方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矣。
“纳徵”——礼书载“徵,成也,谓婚姻礼成也。用束帛”——皇家派人抬着三百匹绢帛、三百箱财物招摇过市,让全城人都来见证白家小姐的卖价,吹吹打打送进宰相府。白山隐打个收条(书面语叫“受物复书”,也就是受婚书),标志婚姻完全成立,银货两讫,从此白芳华小妹妹就是卖给皇家的人了。
“请期”——礼书载“娶妇日也,用雁”——皇家占星使占卜婚礼举行日期,在东宫侍卫虎视眈眈、钢牙紧咬的监视下,心惊胆战地卜出了“明日大吉”的结果。于是皇家迎婚使手捧第四只大雁,欢呼雀跃地来到白家宅邸,请老宰相选择结婚日期。白山隐自然要谦逊一番,说是让男方决定,皇家婚使将占卜出的“大吉日期”告知女方,双方同意。
“亲迎”——礼书载“亲迎,用雁”——按规矩,新郎官这时必须亲自迎娶新娘的,但龙羿的身份太过尊贵,照旧例是要派迎婚使代表他前往,不过龙羿显然更不愿意干坐着傻等,他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自己亲自迎婚!
天色未亮,龙羿已经头戴金冠,身着大红九龙四爪朝服,腰围羊脂玉带,足蹬乌皮朝靴,好不容易准备停当。
钟鼓齐鸣,乐声大作,宣告太子起驾。
侍卫们撑开红伞,两旁地女官内侍便纷纷将红豆、绿豆、大米等物洒到伞顶,这寓意开枝散叶和辟邪。
出了大明宫,宫城外的迎亲车队已是批红挂彩,锣鼓喧天,装饰得极其豪华。
见得太子出宫,便开始大放鞭炮,震耳欲聋,硝烟呛鼻。
新郎官龙羿先命人飞马致送迎亲书,这可是亲迎之日,接新娘过门时最重要的书证“三书”之一,然后自己才手捧第五只大雁(注:这些大雁全是新郎官自己自力更生射下来的),披红戴花,在大明宫外汇集百官,鸣炮出发,满脸春风地骑马前往白家宅邸,前有全副皇家仪仗、鼓乐吹打,后有三十二人抬的大红肩舆、金枪侍卫尾随。
白山隐早已喜出望外的在门前等候,亲自将龙羿和文武百官迎入大门,龙羿将大雁交给他,再当众宣读当今圣上册封白氏小姐芳华为太子妃的诏书,表示皇帝老子已经正式承认了这个儿媳妇。
接下来就是行“三茶礼”。
“三茶礼”就是上三道茶,第一道是“果子茶”,茶中有枣子、莲子、百果等;第二道是“甜点茶”,是四喜汤圆、赤豆元宵;第三道是“清心茶”,是龙井绿茶。
“三茶礼”的这三道茶可不是好吃的。前两道茶,其他人都能真正地吃下去,而唯有新郎要见机行事,适可而止。因为前两道茶实际上是用来发“吉兆”的,“果子茶”象征“多子多福”,“甜点茶”象征“事事如意”,新郎若真的全部吃下去,一来品相不雅,让人觉得你没有教养、不懂规矩;二来女方也会认为家中的“吉兆”也不能真的让你全部吃下去带了走。但若是一点不吃也不好。一点不吃,会让人觉得新郎对女方有意见,故意做出不理不睬的样子。
在这种俗规面前,端地让皇家威仪也要退避三舍!
好在还有储君大婚庶务司的司仪近身提点,龙羿把前两道茶端起来略喝一点点后,就轻轻放下茶盏,口中说着:“满满有余!满满有余!”
当第三道“清心茶”上来时,龙羿已经等的倍感恼火,七窍冒烟,再没有什么顾忌了,大口大口地、一盏接一盏地喝,因为这样喝“清心茶”,表明他对白家小姐的“倾心不已”、、、
苦候了大半个小时,白家小姐的梳妆终于完成。在几名侍婢的搀扶下,白芳华凤冠霞帔,皮裘红袄,脚踏绣鞋,面挂珠帘,头罩喜帕(俗称红盖头),娉娉婷婷地走了出来。
不过这出嫁的程序还没完哩,必须得等白家小姐及一众女眷,先“哭嫁”,再“辞亲”,又是无数的罗嗦事儿。
好不容易将她扶出宅门,登上肩舆,再由龙羿亲自骑马在前引导,一直导进皇宫大门。这才算大婚完成了一半,迎亲车队和送嫁车队合在一处,逶迤而行,绵延二十余里,将整个京城的主干道都占去了一半。
全城百姓,都涌出家门,观看着这难得一见的皇家婚典。不少人已经打定主意,决定自家晚饭今天不开火了,去内城尝尝太子殿下的大婚流水席,既填饱了肚子,又沾了皇家的喜气,明年自己的运道想不好都不成了!嘿嘿!
无数光棍汉们一边梦想着自己结婚的场面,一边猛流口水,露出白痴似的傻笑来。
今天也是楚天舒远赴福州上任的日子,自重熙十五年取得殿试头名(俗称状元),短短四年中,累迁翰林院直学士、中书舍人,如今更是身着绯衣,外放福建行省首府知府,俨然是方面大员了,纵观历代状元公,升迁如此之快的可谓是屈指可数,可楚天舒此时并不开心,面容上竟是没有一毫少年得志的欣喜。
告别了几位送行的同僚好友,楚天舒情绪低落的纵马疾驰,刚刚转过一道山坡便见一位青衣侍女在道旁相侯,见他到来,默默无言,只递过一块丝帕,帕中包着一个玲珑剔透的小玉兔,楚天舒认得那正是白家小姐朝夕不离的心爱之物,心情大为激动,又见丝帕上题了四个娟秀小字:“望君珍重。”终于红了眼眶。
打两年前因为拜访座师白亦丰与白家小姐偶然的相识,两人便常常鸿雁传书,书信不断,只是没有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道明爱意罢了,没想到今日已是物是人非,情何以堪!
他怔了半天,才嘶哑着声音道:“小姐已经入宫了吗?”
小侍女眨巴着眼睛道:“今日一早,小姐就被迎亲的队伍送进宫里啦!”
楚天舒只觉得心底一阵绞疼,闭眸道:“请转告你家小姐,小姐的情意,楚某今生难以为报了!走!”
在书童的耳中,他家少爷的最后一个字竟像是哭出来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