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
胜利接着胜利。
在短短的三天内,周宝胜部接连光复了晋源、清徐两县,前锋师团甚至已经逼近了交城县,其他各个师团,也是势如破竹,节节胜利。
死了主帅的叛军似乎无法组织起一场象样的协调与反击,不是败,就是退。
根据热气球侦察报告,连叛军粮草大营所在汾阳,也挂起了白幡,看来赫连蛮果然死了。
群龙无首的叛军似乎已是穷途末路,似乎已毫无斗志。
以精锐著称的帝国禁军白虎军团,似乎在周宝胜的两万大军面前闻风丧胆,望风而退。
似乎叛军败局已定。
似乎周宝胜胜卷在握。
坐镇晋源追剿指挥部的周宝胜,就在这些“似乎”中,有些飘飘然地走出了他那间四壁挂满作战地图的斗室。
他仿佛已能清晰的看见,十天后的帝国各大报纸上,都在用头版头条争相报道他周某人在太原城下击毙敌酋,旋又果断出击,仅以两万之众大败八万叛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到那时,那些素来用有色眼光来看待他的家伙,一定会惭愧的无地自容吧!
《太原镇城防军南下作战大事记》(西元1380年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三日)有记:
七月二十五日(汉元1582年,即西元1380年),向太原城发起猛烈攻击的叛军指挥部在千米之外被太原城防军红衣大将军炮(历史上的十八磅重长炮:口径121毫米、炮长:18口径倍数、初速416米/秒、有效射程:实弹1000米/霰弹800米、弹量:实弹12公斤/霰弹12公斤、射速每发5分钟、炮车重1500公斤)击中,叛军在三个小时后挂出白幡,疑为叛军主帅阵亡。敌军大乱,当日下午便有白虎军团17师团、18师团、10师团、12师团、13师团、19师团(番号均为事后查明)先后撤军南逃。
七月二十六日,太原将军章权与太原城防军统领周宝胜(忘了是否为大家解释过这两个职务有何区别了!汗!现在在这里详细说明一下:在书中,以各省省会名字命名的将军称号,是这个省所有武装力量的负责人,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司令,管辖着省会城防军、省内各个要冲府州的镇军守备师团、各普通府的守备团以及普通州县守备队,军衔一般是上将,只有福建、贵州这些小省军衔才是中将;省会的城防军统领,顾名思义就是省会一城的守备司令官,军衔一般是中将)为是否追击撤逃之敌军产生分歧,周宝胜在无望达成统一意见之下,独自率领太原城防军共计五个师团两万人毅然南下,向撤退南逃之叛军各部展开猛烈的追击。
七月二十九日,我军前锋第五师团光复晋源、清徐两县,歼敌两千余人,并以急行军之势继续向交城进发……
交城,位于吕梁山东侧,太原盆地西缘,北枕吕梁,南带汾河,东据太原,西临方山、离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交城春秋时属晋,战国属赵,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置县,因县治居汾孔二河相交处,故名交城(故治于今太原古交)。唐天授二年间移置今县址,历代县名未改。
(这种小地方,实在乏善可陈,倒是在我们这个时空,交城县出了一位大人物,那就是继本朝毛太祖之后,邓总设计师之前,担任了三年中国领袖的华/国锋主席,这位曾下令逮捕四/人帮的华主席今天还在世,更有小道消息说他老人家是毛太祖的非婚生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呵呵,反正这年头多的是野史花絮,我姑妄言之,各位也就姑妄听之呗!呃,这段是与本书无关的废话,大家不看也行!)
交城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川仅有东南部一隅,是太原盆地的一部分。西北部山区,山高林密,多为混合林。主要山峰北有关帝山、铁史沟山岩、三座崖、狐爷山;西有长树山、骨脊山、寺沟崖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关帝山2830米为最高,也是境内的最高峰。主要河流有文峪河及其支流窑儿河(四道川)、中西河、西葫芦河、东葫芦河和西冶河等。
在惠家庄东5公里,东西葫芦河之间的三座崖,地势高峻险陡,当年呼兰人攻略山西的根据地就设在这里,西元1276年,十万呼兰大军东渡黄河,在这里大败宋军,并以此为基地,破汾州、陷河曲、战静乐,攻太原,占领山西全境。
位于古洞道东6公里处的狐爷山,因为晋文公外祖父晋大夫狐突并二子狐毛狐偃葬地而得名。更有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玄中寺、卦山,尤以“卦山柏”名扬三晋。
在彼此双方四名主要将领中,戴英明无疑是最接近儒将这一定义的人,他领军抵达交城后,毫不理会交城县令为他准备的行馆,一眼便选中了卦山作为全军指挥部所在。
戴英明睡得很沉稳很塌实,一点都不像是一场即将来临的战役组织者和指挥者。
一名少将和几位校官悄悄地静立在一旁。
待得戴英明醒来,那少将才开口道:“统领大人,我已仔细地核对过地形,您的伏击构想完全可以付诸实施。只是,为什么您那么肯定敌军周宝胜部会一直穷追至此呢?”
戴英明微微一笑,起身道:“周宝胜,出身贫寒,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了柳家千金的青睐,一辈子也不过就是个营团长的材料,显赫的妻族背景,令他得以飞黄腾达,也给了他极大的心理压力!”
他停顿了一下,接道:“说起来很奇怪啊!这个人一方面极度的自信,仗着有妻族柳氏财阀的庞大背景,处处与太原将军章权针锋相对;一方面又极度地自卑,但凡有可以出头表现的机会,都要插上一脚,力图证明自己的才干与能力!”
戴英明最后淡淡作出结论:“所以我此番略施小计,便能引他出城!其实我这招小伎俩,只要对方将领有着正常人的理智,就不会上当!只可惜周宝胜贪功心切,利令智昏,急于要表现自己,才会中计!这等心态,不曾生活在妻子阴影下的你们,是不会明白的!”
几位将校面露钦佩之色,道:“计不在高,却正是对症下药!统领大人运筹帷幄,算无遗漏!无怪乎被赫乱王爷誉为继彭帅之后不世出的名将!”
戴英明摇了摇手,呵呵笑道:“彭帅用兵,讲求出乎敌人意料之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出现,一举击溃敌军!那才是有名家风范的真功夫!我的这些旁门左道,只能拾遗补阙,偶尔派上用场,不登大雅之堂啊!哈哈!”
“大人在心理战方面一向有独到见解,下官们正要时时请教训诲,怎能说是不登大雅之堂呢!大人您真是太谦虚了!”
正说着,有个小军官急匆匆进来报告:“统领大人,蛮帅回来了!”
戴英明立时来了精神,扬声道:“快快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