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伴着昏暗的油灯,张燕等人再次聚集到了县衙后堂之内,也就仅仅四个人。这个时候不光是张燕,就连睦固都知道有些消息和事情是不能公开的,免得军心一动自己等人立马就变成了在岩浆里划着火药船的人。
“大帅,”睦固还是那个莽撞无脑的样子,“依我看咱们还是打吧!这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啊!咱们可只剩两天的粮食了。”
“打?怎么打?”陶升也不和以往那般等着捡现成了,“单单是那十万匹战马我们打得过吗?”
睦固听完陶升的话立马反驳:“不打怎么办?等粮食耗光了还不是死路一条。”
陶升也不甘示弱,“那最少还能多活几天,要是现在去打那现在就得去见大贤良师。”
“那也好过你躲在这里装缩头乌龟。”
“他娘的倒是我装缩头乌龟了,是哪个王八蛋在进军的时候一直将兵马吊在最后面的。”
......
两个人越说越气,睦固一把就住了陶升的衣领子,陶升也已经扬起了拳头,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就听嘭的一声巨响,张燕的手排在了桌子上,“够了!都他娘给我安分一些!”
胡才眼珠子一转立马上前拉开了睦固陶升,“两位大帅休要动怒,这黑山军的大事如今还要你们勉力维持啊!”
睦固陶升二人也是借坡下驴,被胡才一拉就立马分开了,只是睦固的嘴里还嘟囔了一句,“当初要不贪恋高官,直接打太原哪有这些个毛事!”
气的上面的张燕只觉胸口内气血翻滚,赶忙使尽了力气将那口血压了下去,但心中的悲凉之情却更盛了几分,‘唉!我就知道会是这样,要不是黑山军太过不济,我昨天晚上就杀出去了!’张燕抬头看了众人一眼,就见睦固和陶升两人相对而坐却都将头扭到了一边,而睦固下面的胡才却是一副老神在在,张燕轻轻的摇了摇头,‘大难临头了还在相互推诿扯皮,这样的军队岂能不败!’
“诸位,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剩两条路了,”张燕虽说极不情愿,还不得不给这些人谋划,“一是打开城门,直接选择一个方向打出去,但是这样一来就完全和并州方面撕破了面皮,只能打到底。而我们这些人运气好的话估计能逃回太行山,运气不好的话估计就是身首异处的下场。但就算是逃回了太行山也是会青壮尽失,依着现在山里的情况,估计也就一两年我们也就没了。而且,我担心的是太行山里有没有被并州方面算计,要是山里也出了事,那这条路绝对是一条死路。二就是,”说到这里张燕的情绪明显的有些不自然:“开城投降!”
虽然都是大帅,但张燕是名义上的黑山军老大,睦固和陶升只是一方大渠帅而已,现在听到张燕嘴里说出了投降,先是一愣,随即就释然了,处于人类本性找理由寻借口的习惯,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一交接就立马会意了,老大都要投降了我们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了我们只是渠帅罢了,张燕才是黑山军大帅,大帅都下令了我们要是不听岂不是想谋反了!
道义上为自己开脱之
后就是实际操作中的利弊了。
就见睦固稍稍将身子向张燕倾了倾,小心翼翼的问道:“大帅,这向官府投降不会有什么事吧?”
张燕心里一阵悲凉,‘这是人心散了啊!要不是自己那天强问胡才,估计还不会有这么多的事!不对’张燕脑子忽然一闪,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向了胡才:“你是并州的细作!”
胡才被这突然的一问惊了一下,但随即就恢复了正常,“大帅何出此言?我自从投靠大帅以来可做过对不起黑山军之事?可向并州传递过什么我方的军情消息?我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将我知道的关于并州的一切告诉大帅,让大帅做出更加合理准确的判断罢了!”
张燕眼中的怒火喷薄,好一会儿才平息下来,‘输了、输的好惨啊!想不到我一直还以智将自居,居然从还未出兵的时候就被人家给算计了。输的不冤啊!张燕自嘲般的苦笑一声,“想必周仓也是吧!”
胡才这边却是不答话,但张燕已经知道了答案。
张燕整个人的精气神仿若被抽干了一般的向着后面一倒,靠在了椅背上,再次苦笑两声,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给谁说活:“希望到时候你们能给那些士卒一条活路!都是被逼的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
胡才淡淡的说道:“明白了!”
要说这个时候睦固和陶升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可就真是个棒槌了,就见睦固蹭地站了起来,一转身便揪住了胡才的肩膀,忽地就提了起来:“你是并州的细作?”
胡才不答话,一旁的陶升目光悠悠的在胡才身上转了几转却未起身。
“睦固,”张燕的声音传来过来,满是疲惫和哀凉:“放开他!”
睦固猛地一回头,睁大圆眼看向张燕:“他可是并州的细作,没有他我们怎么会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他并没有做过什么伤害黑山军的事!”
“可他是细作!”
“还不懂吗?”张燕看向了睦固:“放开吧!”
睦固又转头看了一眼陶升,就见陶升也无奈的朝自己点了点头,睦固一阵无力的感觉涌了上来,气冲冲的丢开了胡才,一屁股做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娘的!这都是什么事?被人算计了一路现在连个屁都不敢放,真他娘的窝囊!’
说实话,要是于毒白饶等人,估计现在一刀就砍了胡才,然后再尽起大军和并州军硬磕了,但这三个人就不一样了,这三个人其实都属于宋江一类的人物,张燕历史上在张牛角死后当了老大还向朝廷上了降表,被朝廷封了个平南中郎将,在袁绍和公孙瓒争夺冀州的时候又帮公孙瓒打过袁绍,再之后便投降了曹操。睦固则投降过张扬,张扬被杨丑所杀后杀了杨丑给张扬报仇,然后投降了袁绍,最后死在了和曹操的作战中。陶升则在黑山军攻占邺城的时候突然投靠了袁绍,还保护着袁绍与州史家属到了斥丘,被袁绍封了个建义中郎将。
所以这些人都属于招安派,他们知道自己成不了大事,所以会选择合适的机会投降,像是张燕在曹操和袁绍大战的时候投降曹操、睦固再
给自己赚了一个好名声之后投降袁绍,陶升在袁绍和冀州官员的家属遭受危难的时候仗义保护等,但很明显现在不是个好机会。
看到睦固坐了下来,张燕给自己身边的亲卫吩咐道:“带胡渠帅下去休息吧!从今天起每时每刻都要有人跟着胡渠帅保护他的安全,不能有一刻分开,知道吗?”
张燕身后的亲兵头子立马一拱手应道:“遵大帅命!”
看着胡才被带下去了,张燕这边又吩咐道:“让杜长前来见我!”
这杜长是最早跟随张燕的小渠帅了,为人勇猛而又有一些计谋,所以狠的张燕看重,在周仓胡才投降之前杜长一直都是张燕手底下的第一大将,只是周仓的能力明显的高于杜长这才将攻打阳曲的任务交给了周仓,只是没想到啊!
这榆次城中的布防原来也一直都是张燕、睦固、陶升、胡才四人各负责一座城门,这倒不是胡才的能力高出了杜长多少,只是胡才是并州方面投靠过来的,所以需要重用罢了,但重用也就是名义上的罢了,张燕还给胡才安排了两个副手,一个就是这杜长、另一个也是张燕的心腹,叫做王当。现在暂时拿下了胡才,就只能将杜长扶正具体负责西门的防守。
不一会杜长来了,张燕先是将情况做了一个说明,然后继续讲解投降的利弊,没办法,黑山军实在没有哪的抽手的文官,甚至于大部分人都是带着中二属性的,所以这些活都得张燕来做。
“投降的话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现在的实力太强了,虽说我们麾下这二十五万人马的战力肯定赶不上八万并州士卒,但好歹也是二十五万人马啊!要是被有心之人算计的话也会给并州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现在就算是我们想投降并州方面不一定敢接受。”
说实话,要是萧冉知道张燕这个想法的话估计会立马派人来榆次城中招降,笑话,区区二十五万人马我还消化不了了,分散开来安排在并州全境内,再给你粮食吃着,给你地种着,等秋粮下来了装到自己的粮仓里了还想造反的那就真是老寿星喝毒药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以败军的身份投降将来能不能得到礼遇?会不会还有立功封侯的机会?”
听张燕说了这么多大家第一次觉得原来投降也是有这么多的学问的,怪不得自己一直难成大事,原来是自己的花花肠子太少了啊!
睦固、陶升、杜长三人中睦固和杜长完全是直肠子,陶升是有些小聪明的,但也仅仅是些小聪明罢了,遇到了干系百万人生死未来的大事也没有什么主意,当下便向张燕说道:“大帅是我黑山军的首领,我等为大帅马首是瞻,大帅怎么吩咐我们怎么做就是了!”
一旁的睦固也赶忙出声:“对对对。大帅只管安排就是。”
至于杜长自然是不会有任何异议的。
张燕的心里这才好受了几分,“既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们这此只有投降,但却不能随随便便就降了,一定要让并州方面看到我们的实力,也别让他们将我们当作了泥捏的一样。到时候,我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