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2、第二十一章

作者:黄家小仙 字数:6783 更新:2025-02-19 10:29:37

陈梅顺心如意地过了三十年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她狠狠地拧李小聪的胳膊, 瞪大了眼:“你说我啥?你说我亏心,我亏心啥我给你生了大儿子?”

李小聪嗤笑:“陈梅你这话能说一辈子, 有本事你再给我生个小儿子出来啊?这村里头哪家没有儿子孙子的, 就你俩哥都有不止一个儿子,还想糊弄我呢?”

李小聪翻身起来,他是受不了陈梅这幅斤斤计较的嘴脸了。

陈梅狠震惊的说不出话来:“李小聪,你真是白眼狼, 我老陈家对你多好你这是忘恩负义!”

“你妈都不收留你了, 连大宝都不要了,李小聪你也不看看自己住在哪里,住媳妇的吃媳妇的你可真有能耐, 要不是我大哥带你去做买卖你现在不就是个二流子,啥都不会干啥都不能做——”

“——行!我就是白眼狼行了吧!陈梅同志你也不看看你自己有啥能耐,别人媳妇会洗衣服会做饭, 你啥都不会, 还好意思说我,我不说你你还蹬鼻子上脸了是吧?”

李小聪心里憋屈, 跟陈梅待在一起就让人不舒服,咋以前在自个家里没这种感觉呢。

明明他钱赚多了, 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这女人咋还不知足呢?

他一烦就想离陈梅远远的,这不拿了外套就走。

陈梅恶狠狠地盯着男人远去的背影,骂道:“你有本事走了就别回来!”

- -

何柏书给老太太准备的考卷是学校里几个老师一道出的,分别有语文, 数学科目,还有点简单的物理化学知识。

陈珂拿了卷子看了先是通读了一遍试题,李思静和何柏书就坐在一边。

这陈老太做起卷子来整个神态就变了,她先做了语文的试题,虽说带孩子们识字不需要考试,可何柏书还是出了一些初中的语文试题,若陈老太能答出来还能领着初中生一起背古诗。

此时的诗词大多是人民太阳的诗词,如沁园春雪,所以开卷第一道便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在何柏书眼里,陈老太思考了一下,一字不顿书写,他凑上前看,那是一手较为工整的铅笔字: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第二道是较难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陈珂信手落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怪不得公社里的人向他举荐陈春华同志,若非腹有笔墨,也不会毫不羞怯地领着孙子孙女迎着整个鲁山村朗声念书。

再是数学题,此时数学题都是简单的,即便是恢复高考第一年,也只是出类似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坐标方程求解,但附加题倒是有定积分之类的难题。

而陈珂面前的数学题是更简单了,加减乘除外最难一题还是一元一次方程。

何柏书越看,越是惊讶,他甚至就立在陈老太旁边,盯着陈老太微微思考就落笔的试卷。

李思静本身是个坐得定的,但心里担心她奶做不出题难过。

何柏书在她不敢立起身来,只得悄悄地观察她奶,谁知,越观察越是心惊,她奶下笔如有神助,只有到最后,才微微停顿了一下。

顺着试卷往下移,下头的都是物理和化学题了。

陈珂大学四年研究生两年,是把高考的理综忘得差不多了。

物理的题:当穿过一个线圈的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产生电动势。

要不是李思静最近就在念磁场那一章,她绝对记不起磁通量这个概念。

而到了化学分解分子式时,题目只有写出水的分子式及氢氧化钠的分解式了。

这题目陈珂是知道答案的,可她不打算继续写了。

她也没忘了自个身份,这如果一个六十岁村里老太太突然博览群书似的物理化学都开窍,那多奇怪。

所以堪堪停笔时,何柏书就见陈老太的额头上冒了密密麻麻的汗,手在抖,连着笔在抖,桌子都在抖。

陈老太擦了把汗,“何老师,这我不会啊。”

何柏书一看,果然是物理和化学,李思静同学说的陈春华同志懂物理,大约是听之前的知青提过一嘴吧。

“不要紧的陈同志,这题本就是超纲的,我看你语文和数学题答得相当好!”

看陈老太低落,何柏书继续说道:“陈同志,你若是没有断了学业,定是有一番成就的。”

“真的吗?”

对着人欣喜的眼神,何柏书正色:“这是当然的!”

陈老太:“何老师,我自知物理和化学是远远达不到老师的标准的,但我陈春华志愿成为优秀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教授孩子们简单的知识,让咱鲁山村的孩子,脱离大字不识的文化局限。”

何柏书酸涩,因那件事而被迫下放,他也从未气馁,只要有一方天地能传书育人,那就代表他还有价值。

如今,村里的一个老太太与他产生共鸣,何柏书是没有想到的。

何柏书正色:“陈春华同志,我会立即与公社通报你的情况,还请做好准备,随时上岗!”

陈珂连忙站起,布着皱纹的脸上突然精神焕发:“党叫干啥就干啥,做好齿轮螺丝钉!”

- -

老李家的陈老太真要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了!

这消息在鲁山村如骀荡春风一般拂过每一居村屋,也让蹲在山下鱼池的钟林忍不住惊讶,他想到陈春华同志那积极向上的面容,却又心生感悟。

“陈同志,是党的好儿女。”

试验小组组员忍不住向李卫国李卫城打听,这俩大个没杜娟那样的厚脸,相视一眼,黑红着脸说:“妈本来就是厉害的,是为了这个家,才没发挥她的才能。”

钟林笑着对两人说:“你们也得加油,可别被你们的母亲陈同志给比下去了!”

如今李卫国和李卫城凭借自身踏实努力,已得到了整个试验小组的认可,甚至,连原先瞧不起人的庞清都改正了焦躁心态,会时不时与两个村里汉子说一些他们学的知识。

李卫国与李卫城自然努力接收,这不,不懂的来不及问,就回去问陈老太。

“妈,生物与环境统一原理,是咋回事啊?”

正吃饭的陈老太沉默片刻,她看着一脸真心向学的李卫国:“这术业有专攻,要不你还是问钟同志吧。”

行了,整个老李家集体成为了五好学习型家庭。

别说,对于陈老太成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件事村里人还是半信半疑的。

可多了一个陈春华,县里的学校竟还能多收好些七八岁的孩子识字,而且学费都不用,只要拿一鸡蛋就行。

这是人民公社给鲁山村贫中下农民争取的福利。

原先班级不动,现再加一个学字班,教师就是陈春华,这下,鲁山村的农民们纷纷将家里还干不了啥事,希望能学点字的孩子都送了过来。

能送过来的都是家里喜欢的,陈春华一看,大多都是男孩。

这重男轻女的情况过三四十年也无法全部杜绝,但总会越来越好的。

何柏书领着几个老师就立在后头,看陈春华同志教书。

陈珂面对这群茫然而懵懂的眼睛,笑容慈祥和蔼,“咱先学写自个的名字,报到名字的上台来。”

落在木制黑板上的板书端端正正。

等下了学,这群孩子全开心得七嘴八舌说起来了,都欢天喜地说他们的名字是啥意思的,原来二狗不是贱名,是家中老二,威风凛凛的意思,有他在便能守护爷奶爹妈。

这都能说出花来,到了家,家里几个老人还一头雾水呢,但是取名就是贱名啊,咋方便咋取的,怎么就是威风凛凛了?还有这陈老太能不能行,这上课就教人读名字可不行,他们花了一个鸡蛋呢!

二狗扑闪亮晶晶的大眼睛,熊熊地作出顶天立地的姿势:“我是威风凛凛军人,保护爹妈爷奶!”

“当军人保家卫国,好志气!”二狗他爷爷立马拍手叫好。

二狗爷爷是全家的顶梁柱,他拍手了,全家也齐齐鼓起掌来,于是,二狗立志做军人的决心更强烈了。

- -

陈珂半夜躺在炕上,系统悦耳的积分提醒如同催眠曲一般哄人入睡。

突然,外头雷声大作!

“轰隆隆——”差点没把刚刚进入睡眠的陈珂吓跳起来,她原先有心脏病史,所以格外小心使人受刺激的事儿。

可陈老太没有,陈珂捂着心脏,感受到里头平稳的跳动,她缓缓呼出一口气。

再看外头,土窗外头的雷电怪吓人的,像一条条带电的鞭子似的撕裂黑夜,而在剧烈的雷声之后,大雨宛如河水倒灌“啪”地摔在了鲁山村山坳里。

这一下却没叫醒村里劳累了一天的农民,陈珂盯着窗外半晌,也缓缓睡了过去。

等到天蒙蒙亮,雨水散去了,空气里透着沁凉。

一阵秋雨一层凉,这眼看着冬天都要到了。

陈珂从炕上起来,照旧喝了灵泉水,顿时神清气爽。

“妈还没醒么?”

“还没呢,咋慌慌张张的,不是去上工怎么回来了?”

李卫国焦急地看着春花:“钟老同志出事了!昨晚上下那么大雨,他一老人竟偷偷跑到下面鱼池里,过了好长时间才回咱村里,现在昏迷不醒了!”

陈珂一顿,钟林昏迷不醒了?

她拉开门,李卫国转过头,眼睛一亮,像找到主心骨似的:“妈,钟老同志昏迷不醒了,咱是不是把人送县里卫生所去?”

“早该送去了!他那些学生等着做啥?”

陈珂皱眉,跟着李卫国就往试验小组住的屋里走,原来不是学生不肯带钟老同志去卫生所,钟林同志看着没醒却紧紧攥着床不肯走,大喊“不去卫生所”呢。

陈春华对组员喊了声:“这人都神志不清了,打了扒开走呗!”

“陈老同志,这不尊师重道。”

陈珂都快笑了,但看那学生十分焦灼又严肃的面容,她也明白了,这时候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对老师是敬畏的,

“命比道理更重要,赶紧的!”

学生手忙脚乱地把钟老师给抬到了一壮实男青年的背上,整个组都风风火火地跑去卫生所了。

等过了一天半,钟林才不再昏沉,他不肯住卫生所,但卫生所里头的知道他是上头派下来的试验小组也硬扯着他不让走,拿小黄豆熬了一天三顿的吃。

领头羊不在,老李家俩汉子也闲了下来,正好村里秋收完毕照工分发粮食,李卫国李卫城就排队去拿。

李卫国李卫城是拿一半工分的,这一半工分实际还是大队上平均下来的一半工分,拿到手的粮食眼比春天少了许多分量。

春花和李思静倒是拿了整,但总量一掂,比其他家的却是少了不少。

毕竟老李家分家了。

拿粮食的时候李卫国倒不失落,他轻抚春花的背:“媳妇,你以后也别整日地干,我会来帮你的。”

春花就顺势挽住李卫国,羞怯地笑:“没整日地干,妈让我注意休息呢,现在吃的可好多了,我点儿都不累。”

李卫城在后头看着大哥大嫂,大哥可真有力气啊,大嫂就拿了装黄豆和粮票的小袋子,他大哥扛了两大袋高粱,红薯,可亲亲热热的,看着一点都不累。

他手里只有一袋高粱红薯,连粮票也少了一半,他想到杜娟了,今儿个他说要来拿粮食的时候杜娟也没说跟他一道来。

反而是小宝说:“爸累不累,小宝跟你一块去。”

想到小宝,李卫城的心里暖洋洋的,这孩子比他妈懂事。

他也没想杜娟能跟大嫂一样勤快踏实,但他想杜娟愿意跟他一块努力过好日子,不是怕被妈说了就拉着他不去妈那里吃饭,白米饭她不想吃他可是饿着呢。尤其这些天听村里人说杜娟没事总在外头望知青点,李卫城心里就越发地不好过。

李卫城回了家,把粮食往柜子下一放,杜娟便从屋里出来了,她皱着眉翻了翻:“怎么就这么点,哪够我们吃的?”

“不够就去妈那里吃。”

“我才不去,你妈总说我坏话我不乐意听,还是在家吃吧。”

李卫城没吭声,杜娟不是节省的性子,这些粮食根本撑不过今年。

陈老太下了课,领着孩子们回来,就见李卫城站在院子里不知道在想啥,“咋站门口呢?”

“妈……”

李卫城吞吞呜呜的,陈珂一看就门儿清,能有心事,肯定和杜娟有关。

“进去说吧!”

- -

见着李卫城心思重重的样子,陈珂还是第一次。

对于这个老二,陈珂其实是最看好的,他比老大聪明,也不缺踏实,找媳妇的眼光着实也不错。若李卫城是个现代的富二代,那杜娟这样不会干活的娇气姑娘倒说不定能体会谈情说爱的快乐。

只现在是七十年代,连吃饱都是个问题,杜娟这样心比天还高的就很难过日子了。

“说吧,咋回事?”

李卫城:“妈,我还想和杜娟过好日子,但她心思不在家里。”

“小宝现在白天都是您带着,娟儿也就夜里帮小宝洗一洗弄一弄,我每日回来累了还不能吃饱,这日子过得不是滋味,但我还是喜欢娟儿,妈——”

陈珂微微惊讶了,老二还真是个痴情种子!

“妈,杜娟以前对你不好,儿子我也不是人,”李卫城的眼眶红了,“就是杜娟想分的家,我都没使劲拉着她,总是挡在她前面,就怕您说她。妈,我不孝顺。”

“我总想,妈对咱好是该的,所以就也不想着妈也是人需要人疼,做儿子的,我讨了媳妇忘了娘,我……”

李卫城越说越远,陈珂内心毫无波动。

说实在的,李卫城哭得再厉害那个偏心他的陈老太已经不在了,而她的确是等人真不在了才被系统塞进了这个身体。

陈珂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自己过好日子,而原先的陈老太才是真心疼爱眼前哭得稀里哗啦的李卫城。

“别哭了,有啥好哭的。”

陈珂不看他,“还是个大男人吗?不就想和你媳妇过好日子来跟我讨办法,哭得跟没了妈似的。”

李卫城一窒,“妈您别这样说。”

“也幸好是我现在靠着老大一家了,当时真跟你和杜娟去过,都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

陈珂毫不心慈手软地丢下这句话,眼看着李卫城的脸都白了,“妈,不能,别……”他盯着陈老太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

“行了,多大点事!”

见好就收。

“妈难道还能不想你俩过好日子?你和杜娟能太太平平过日子,对妈来说,比啥都好,妈也不图杜娟孝顺,杜娟是你媳妇,能在你身体不好的时候照顾你,带着小宝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你们扶持一辈子那也算是孝顺啦。别担心妈,妈有老大春花孝顺呢!”

李卫城听着眼眶又红了。

陈老太话锋一转:“今儿起你就到老大这屋来吃饭,别带你媳妇,等你和小宝吃饱了再回去。”

李卫城一愣,“啊?那杜娟?”

“老二,你别烦妈了,妈又不是弟妹那样躺了一天没事做的人,咱妈都教了一天书,特累!”

李卫国早就回屋了,要不是等着妈教育老二早就冲上去了,以前对妈不咋地,现在有啥事都来找妈,怎么地,还嫌之前的事妈不够伤心?

李卫国现在挺直了腰杆,因为被妈疼爱了。

最明显的特点是连说话都能藏私活了,原先李卫国哪有本事说别人的不好,他就是整个老李家地位最低的那个。

可现在不一样了,妈喜欢勤劳踏实的人,人要努力,才有好日子!

所以说起二弟妹,李卫国边夸妈还边提溜一嘴,说的李卫城这个原先挺直腰杆的,这下都伛了下来。

“老二我也不是说你,这分了家只有弟妹来吃咱家的,也从来没想着来陪妈说说话,她搁你那院躺一天,比妈还老太太。”

李卫国说着说着就夸春花,“还是我媳妇好,能下地,还能做饭,妈洗个背还夸咱春花做事细致。”

陈珂心里乐,面上沉沉:“春花是个好的。”

哎哟,春花就站在厨房门口呢,被男人和妈这样一夸,都羞得不出厨房了。

李卫城哪里遭受过这待遇,他呼出口气,

“大哥你说的对,妈,今天我就只带小宝来吃饭。”

- -

杜娟在炕上躺了半日,等到天快黑了才起来准备做饭,李卫城拦了她:“娟儿,今天只做你自个的就行,我和小宝去妈那里吃。”

杜娟眨眨眼,像听错了:“啥?你带小宝去你妈那儿吃饭?”

“恩,我干活太累,就吃高粱米和馍馍吃不饱,以后我都不在家吃了,在妈那里吃。”

李卫城说完,就领着一步三回头的小宝往老大屋里去了。

杜娟在炕上简直没回神,李卫城他竟然去吃白米饭,还以后不在家吃饭了?

她因为心思没调整,所以做高粱米的时候都有点神思不属。等做好了,尝一口,往日能填饱肚子就行的高粱米却实在是没滋味。

老大屋里,陈老太看人到齐了,于是清了清嗓子。

“从今儿开始,咱吃饭前都说说今天干了啥,我陈春华,今天教书半天,下午领了孩子回来还喂了鸡。”

李卫国和李卫城还一脸茫然,李思静心领神会,连忙跟上:

“奶,我们今天上了数学和语文,学了分数,下午回来我帮着妈把咱家高粱脱壳。”

春花接着大丫,“妈,我做了饭,再和卫国去领粮食,中午做了饭,下午给高粱脱壳……”

小丫和小宝觉得好玩,争先恐后地说:“今天我们识了字,是奶教过的——”

李卫国和李卫城顿时觉得钟老同志病了实在是不大好,他俩今天除了领粮食什么事都没做,一个个说了一句话都说不下去了。

众人说完了,陈老太环视一周,发话:“行,吃饭吧!”

一连过了好几天都是这样的流程,老李家的都习惯吃饭前说一段今日收获,钟老同志回来以后,李卫国李卫城才真心实意地露出了笑容,津津有味地说今天他们又是挖淤泥,又是通排口,又是一条条捞鱼的。

哎哟,听得春花心疼极了,她往常都不知道卫国那么累呢。

到了晚上,大丫小丫都睡了,夜深人静,春花抚上李卫国黝黑的脸,飞快地亲了一下。

李卫国整个人一震,身体自然反应就是把自个媳妇给抱住了,夜里的温热就浓起来了。

第二天,小丫朝小宝皱眉说:“妈昨晚不舒服,爸在帮妈打通筋骨呢。”

这还是小丫问了陈老太的答案,陈老太表示,哎哟,年轻就是有活力。

小宝是个男娃娃,特好奇啥叫打通筋骨,笃笃笃地跑去问大伯,于是李卫国春花红了脸,李卫城看大哥嫂子感情越来越蜜里调油,只觉大哥才是真把日子越过越好了。

李卫城的忽视杜娟看在眼里,既然李卫城和小宝去他妈那儿吃饭,她就有意无意提醒李卫城可以把白米饭带回来,他媳妇还在家呢。

可平日看着聪明的李卫城却丝毫不接茬。

这天傍晚李卫城又是一身泥回家,他换了衣服,例行嘱咐他媳妇:“自个把饭弄好,得吃饱知道不。”

杜娟憋了好几天的情绪立马就从嘴巴里歪歪扭扭地出来了,

“李卫城,我也要去你妈那儿吃饭。”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阔爱的今日投食!每天晚上都特别特别饿(^-^)v

我有选择恐惧症qaq投喂两块栗子蛋糕

旺旺的柠檬投喂二百七十块甜滋滋的榴莲披萨——!

joy投喂一杯冰阔落!

梦芍投喂一块白巧克力千层蛋糕

北黎的眼里有星星投喂两套加荷包蛋加培根的杂粮煎饼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