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四五章 东北的婚俗

作者:东北老张 字数:3303 更新:2025-02-17 02:39:04

第五四五章 东北的婚俗

“哼,你也不是”王莺刚说了一半,鼻子一下子让杨娟给捏住,让她说不下去。

“我可是跟你一伙的,你可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杨娟吓唬她道。

“好好,我我不说了,切,别以为我不知道”

“王莺,你要再说下去,我我可就真生气了。”

“嘿嘿,别生气,我给你拿药去。你看到那箱子没,都是他命人装上的。杨娟,要不是你,这一次他的命可就没了。我知道他不好意思当面谢你,不过,我心里明白,你救了他一命,也救了姐一命,这一车装的都是药品和吃的,还有一车武器弹药,算是姐对你的报答。”

“你可别这么说,如果说报答,应该我报答你们才对。其实,这一次,没有咱两家的联手,五女山早就让小鬼子推平了,要说救,是你们救了五女山。不过,这些东西我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唉,五女山六、七千人的队伍,现在就剩下两千来人了,这一仗真够惨的了。”

“杨娟,我们俩家的关系是唇亡齿寒,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帮游击队,就是帮我们义勇军自己。唉,如果不是他坚持让你回去,我真想把你留在义勇军。他说你回去对我们两家有好处。你就是桥梁。听听,他也真会用词,把你当成桥梁了。对了,他还答应给你一千名新招上来的民团。你的面子可真够大的了。”王莺笑着看着她说道。

“我的王司令,我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你的意思,你是司令,你要是不同意,他就是想送也没有这个权力呀。谢谢王莺姐了。”杨娟反应还算挺快,她把这份功劳算在了她的头上。

“算你还有良心,我没有白痛这个妹妹。行了,不管谁送的,反正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走吧,你快成了我们山上的大小姐了,象出嫁似的,光嫁妆就四大车。”王莺一边调笑着说道,一边陪着她一起走向第一辆车。

“我要真的是山上的公主,这一辈子就不嫁了,就跟着你们。”杨娟深情的看了一眼山上,小声的嘟囔道。

送杨娟回五女山,猛子找了个借口,并没有送她。

这到不是猛子薄情寡义,不想报救命之恩,而是因为他怕王莺误会,更怕见到杨娟。因为从两个人相互舍命相救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两个人之间的那种情感,多多少少的渗杂了点别的东西,只是这种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但又确确实实的能感觉到。所以,当杨娟跟王莺提出伤养的差不多了,要回五女山后,他并没有阻拦。只是在心里,有一种难以排泄的丝丝愁伤的感觉。

再有几天,宋锋就要回来了。这次正好有货物要送到安东东港,宋锋请示后,猛子终于同意让他回来一次。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他是不会同意宋锋回满洲来的,主要是怕他的行踪暴露。

这一次一是因为宋锋太关心义勇军情况了,同时,黄小小再三的吩咐他,一定要回铁刹山看看,亲眼看一下猛子受伤情况。二是他有差不多二、三年的时间没有看到山上的兄弟们了。三是猛子与司令王莺的婚礼没参加上,正好借这个机会补一下。还有一点,就是想看一眼女子大队的大队长刘桂花。

对于宋锋跟刘桂花的事,猛子早就有所查觉,当然他也不反对。为这事,他曾经跟王莺商量过,王莺也十分支持两个人交往,并且一度想把刘桂花送到香港去,只是刘桂花自己不同意,说自己再打几年小鬼子。

在关东,一般的乡下习俗女孩到了十六、七岁就要嫁出去的。尤其是现在,乱八地的时候,谁家还敢留着大姑娘呀,早嫁出去也放心了。刘桂花虽然已经嫁过人,但年龄并不大,才二十二岁。丈夫全家在刘家堡惨案中全都被小鬼子杀了,现在孤身一人。二十二岁,这在关东算大姑娘了,所以,猛子想,这一次宋锋回来,两个人就把婚事办了,让她去香港。

华厦地大物博,各个地方的婚事风俗都不一样,在关东,婚事有自己的一套风俗。当然这些婚俗都是小鬼子没来时的一些老礼了,现在已经没人讲究这一套了。但猛子还是觉得应该在山上摆上几桌子,正好借这个机会,兄弟们热闹热闹。

铁刹山找媳妇的已经有那么十来对了,那些从刘家堡救出来的女人,还有一些原来王莺手下的女子队的人,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的有了自己的归宿,王莺曾经说过要给她们办一个象模象样的婚礼的,这一次,猛子想来一个一勺烩。

东北有东北的婚俗,谁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正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程序,并延续到至今。

东北的婚礼,必需男方的家里举行。要是天气不冷,就在男方家的院子里,摆上十几张桌子,当然没有桌子也不用怕,在关东,家里最多的就是木头板子。青砖一垒,两头一担就成了。为了儿子的婚事,一般的人家,早就在一年前,就开始养一口肥猪,猪长到二百来斤的时候,正好到了婚期,一杀,就成了招待前来坐席的亲朋好友的八盘子八碗了。

东北的婚礼最讲究的就是婚宴了。下厨的大师傅,都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做菜好手,头一天他就会带着徒弟过来,搭上七星灶,杀猪剁鸡,大锅小盆的,还有第二天需要做的一些菜品,都准备妥当。

而婚礼的席面叫做流水席,意思再明了不过了,就是人向流水一样,走了一波又来一波,当然了,这第一波,婆家贺喜的人是排不上号的,要先招待娘家人,等娘家的人吃完酒席,送走之后,那才排到婆家的亲朋好友了。

在东北的婚礼上,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就是“张罗”,也就是俗称的司仪。“张罗”有两种,简单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共入洞房,就可以了。复杂的,就要一面主持着仪式进行,一面插科打诨,幽默调侃,总有许多饶舌,让新人窘,让来宾笑,新郎新娘好像木偶,“张罗”倒成了主角。“张罗”这个角色很重要,太严肃、太笨的,会把场面弄得沉闷、呆板,太喜剧、太滑稽,又会把场面弄得浅薄、低俗,“隆则隆矣,重却不重。”

“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古时候,婚字中已包含了礼字。这却不妨碍结婚仪式仍可称为婚礼。但结婚仪式却不是从新郎新娘面对许多来宾才开始的。可以那么说,在东北,当新郎到女方家接新娘,从端“聚宝盆”,挂窗帘,一直到坐床,婚礼从那时就开始了。

接下来的一项,就是新郎新娘父母讲话。这话也不对。按照东北人的习俗,结婚的时候,新娘的母亲是不能到场的。

其实,正宗的关东人的婚礼和天下最一致的一个环节就是闹洞房。闹洞房,是许多人热衷的。

但关东闹洞房的风俗还跟别处的有一些区别的:

东北闹洞房的起源,那是因为新媳妇进门,对自己要嫁的男人并不熟悉甚至不相识,没见过面。

在东北,女人要嫁谁,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要由父母做主,一般的时候,要嫁的人家在本村还好说,一个村的,从小一起长大,早就相识了。但如果不是一个村的,那可就惨了。婚姻父母做主,两个新人根本没有机会在入洞房前相识,只好在闹房时候,才能见面。

而在新婚之夜,两个从来没见过面的新人要睡在同一炕上,就算你再想那事儿,可能也会觉得不自在。闹洞房,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想通过这种大家的热热闹闹,让两位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同时,也有点现学现用的意味。

在东北,一般闹洞房都少不了这几个节目:

第一个就是取筷子

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让两人表演亲吻。当然,大多数的时候,放筷子的人都会使出坏心眼的,把筷子长短留的正好跟瓶口一平,有意的难为一对新人。

第二个是吃苹果 (关东人家很有少苹果的,所以,一般的就是用小点的红色的圆萝卜代替)

用弹性绳将一个苹果捆住,吊于新郎新娘嘴的高度,要求两人合作将苹果吃掉。如果方法不当,新郎的嘴就会啃到新娘的嘴上,当然这正是看热闹的这些人所希望看到的。

第三个是点火柴

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

第四个就是夹弹子

准备一盘玻璃弹子,让新郎新娘各执一支筷子,两人一齐将弹子夹出。

第五个是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子出面,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子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一些小调。闹洞房的众人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第六个是吹蜡烛

将两支蜡烛点燃置于桌上,新郎新娘双眼用布扎实,相对而立。开始吹蜡烛。但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一些坏小子和坏丫头,迅速将一盆面粉代替蜡烛。“1、2、3,吹。”面粉扬起,两人顿成白人,寓意“白头偕老。”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3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