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742章 统购统销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2222 更新:2025-02-16 18:58:39

祝大家新年快乐!  一斤盐定多少钱,朝廷又要超发多少盐引?  李世民直接让人去宣旨,把诸位宰相也召入宫中,询问他们的意见。  此时是傍晚时分,宰相们都下值回家了,正准备吃晚饭,接到皇帝的谕旨,没人跟李超一样还要拖三等四,都是急急进宫。  房玄龄杜如晦在宫门口遇见,一起下马入宫,一边疾步小跑,还一边疑惑,难道是突厥人已经打过来了?  等进了宫,李世民却说起了盐。  一位中书令一位侍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急急忙忙把宰相召见宫,就为谈盐?  “无盐税则将无大唐矣!”  李世民开口,就说出了一句震住两位宰相的话,等其它宰相们到来,李世民又说了一遍,大家都为这话震的不轻。  无盐税无大唐?  可盐税一年才百万贯而已啊?  接着李世民自然是把盐税改革的事情说了一遍,什么盐牌盐引盐债超发民产官收商销等等,一连串的新名词,其实都是刚刚在李超这里现学的而已,但现卖的结果不错。  房玄龄直接望向李超,目光里意思很明显,这肯定又是你弄来的名堂吧,李超微笑。  “我觉得可以超发,需求三百万引,直接发一千万引。每引就定价三贯好了!”高士廉听完了前因后果后,觉得盐引这是个不错的办法,既然皇帝说需要三千万贯,那就简单点来。  一引是一百斤,卖三千钱,那就是每斤三十文钱。  “太贵了,早几年,一斤盐不过十文钱,就算这两年涨了点,也没这么多的。”杨恭仁觉得这个价格高了,一斤盐三十文钱,这还只是官府统销的价格,下面还有分销零售呢,到时价格得是多少,百姓还吃不吃盐了?  那定多少合适?  大家开始讨论起来。  定价这个东西并不容易,得综合考量,既要考虑百姓承受能力,又要考虑朝廷的筹款,还要考虑盐商和盐户们的利益。  有人提议,干脆朝廷自己经营盐场,自己卖盐,这样所有环节的利益都由朝廷得了。  不过这种外行的话一说出来,李超立即就反对了。  朝廷是管理者,监督者,不是经营者。  真要朝廷来做,未必就比商人做更强,就好比一个简单的道理,朝廷做,那是大锅饭,积极性等未必高,而且会带来一个很大的管理成本问题。  李超坚持强调,要走民制商收商销的这个路子,不能改变。  “盐价问题,我觉得可以分区定价。”  见大家争个不停,李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拿点干货出来,估计没准的宰相们争半天也争不出什么来。  “我认为,我们可以把大唐分为北方、东南、剑南和广南四大盐区。”  李超说把大唐分成四个盐区,而且不是东南西北,而是北方、东南、剑南、广南四区,也是有原因的。  如今大唐的北方,主要行销的都是解盐、河东盐、东北盐,既河北和河南东的海盐。  如果按盐的种类来说,有池盐和海盐之分,如果按加工,又可以分为颗盐和末盐。颗盐就是没有加工炼制的粗盐,末盐就是加工过的细盐。一般来说,颗盐比细盐便宜,海盐比池盐便宜。  北方食用的盐中,河东解池的盐产销最多,价格最高,其次是河东北部盐池的盐。东北盐则以海盐量大便宜闻名,不过海盐也有个缺点,就是在东北沿海,往北方内陆运输成本高。不比解池的盐,就靠近黄河,处于关中、河东、黄河的中心,距离河北也近。  李超记得,中唐之时最初搞盐专卖,是食盐一斤十钱,然后加税百文,到了晚唐时期,盐价更贵,因此导致无数私盐贩子铤而走险,最后晚唐的那些叛军首领,黄巢、王仙芝、王建等等枭雄,几乎都是私盐贩子出身。  十文一斤的盐,以唐时的物价算不上太贵,但十倍盐价的税,就非常之高了。  李超记得北宋时盐也挺贵,北方盐价一般是四五十文一斤,盐有多个等级,但大抵就是四五十钱一斤。  而在蜀中,却因为盐多地狭,朝廷为了保证盐利,因此把盐价定的很高,每斤盐四百文,直接就是北方地区盐价的十倍。  宋太宗至道年间,朝廷统一规定:“凡颗盐、末盐皆以五斤为斗。颗盐卖价,每斤自四十四至三十四钱,有三等。末盐卖价,每斤自四十七至八钱,有三十一等。”  后来,朝廷下召令蜀中盐价减半,此后一直维持每斤盐二百钱的高价。  就北方地区来说,解盐的差别不大,质量较好,海盐差别多,档次多。当时河东北部的地方,多用河东本州或汾州的盐池盐,由于这些盐池的盐质量差,当时官府向盐民收购的盐价才每斤六至八文,向民户卖出的价格却是三十六文,转手就赚五六倍的利润。  而李超划出的东南盐区,指的是淮南、江西、江东、山南几道,这些地方所有物都是东南沿海的盐,宋代时价格比北方区略微低点。  宋代时,东南的百姓要用三斗多的稻子,才能买一斤盐,可见盐价也很高。  广南,其实也就是岭南,岭南地区的盐价就要便宜的多,那边产盐多,因此盐价低,比东南贱数倍,宋时盐按五斤一斗算,广南盐价一斤约合十文而已。  在宋代,可以说,不同地区,盐的产量不同,盐价也不同。  最便宜的是岭南等地,一斤不过十文左右,然后是北方地区,一斤盐四十余文,再次是东南地区,一斤盐五十余斤,最贵的是蜀中,一斤盐得要二百钱。  “每斤盐收购价,统一五文如何?”  李超提了一个官方收盐的标准。  虽然各地盐价不同,但李超觉得,目前来说,还是直接订个统一的收购价较好些。  杜如晦摇头。  “以前盐户们不需要盐牌,纳课也不多,盐价低些卖给盐商,也依然有利可图。但如果我们要弄这些盐牌,还要向他们征营业税等,那么每斤五文收购价,就有些偏低了。应当提高些价格,要不然,谁愿意制盐?”  如今各种物价不稳,粮食也确实难订。  大年三十,木子依然给大家码字了,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未完待续。。)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0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