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135章 天命还是巧合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3159 更新:2025-02-16 19:02:00

收到改封赵王诏书的时候,李超已经到了交州。  红河在此时称为西道江,交州的州城就座落在红河三角洲的西北部,红河从城边缓缓流过。  这里也是交州最大的内河港,无论从南方到北方,还是从内地到沿海,这里都是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里临近海洋,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丰富,花木繁盛,百花盛开,有百花春城之称。  汉武帝设交趾郡,交州城便在其中。南朝宋时在此设立了宋平郡,治昌国县。隋时改为宋平县,为交趾郡治所。  大唐改设交州,治所迁往宋平县。几年前,李超联合朝中诸多勋戚世家来到交州,在这边发展。  宋平城,也变成了一座新兴的河港城池,城池几经扩建,规模增大不少,别称紫城。交州所在的这片红河三角洲,拥有最肥沃的田地,使得这里成为富饶的粮仓。以交州为中心的广南省,这几年盛产粮食和蔗糖,这里的造船厂和木料也非常有名。  李家等许多大家族早已经在交州赚的盆满钵满,交州糖更是天下闻名,成为内销和海贸的精品。  在上次的协议中,李承乾代表皇家,拿到了钦州旁边的北海港,还拿到了另一个港,就是红河口的海防港。这座红河出海口的重要港口,被承乾取名为海门港,可以预见,这座港口会非常繁荣。  海门港与交州港,一座海港一座河港,必然相辅相成。  交州城里最多的就是糖和米,其次就是木材了。这里的商人,多数是来买糖买米,要么就是买木材的。这里还有糖街和米街,卖的都是糖和米。  李超和承乾漫步在紫城的街道上。  承乾惊讶的发现,这里遍地都是说着汉话的商人,连那些商铺的坐商,甚至是街上的商贩都是操着汉话。这地方,居然比岭南许多地方还更似中原。  “交州是一座内河大港,此处物产丰富,朝廷对这里还是控制较强的,过去与广州相似。尤其近几年,大量中原商人过来种粮种甘蔗,开办糖坊,兼之海贸的兴起,也都让交州更加的热闹。”  交州很多地方都与广州相似,广州有珠江三角洲,交州有红河三角洲,都有广阔的冲积平原,兼之河海之利,让这两地有了极好的发展空间。  哪怕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南朝也从没放弃过这块极遥远的交州。交州的粮食,一直都非常重要。  而现在,这里还成了大唐最大的糖产地和糖交易地,并且也成为大唐南方最大的海港。  “糖已经成为交州第一大产业,是地方支柱型产业。”  承乾惊讶,“糖能做这么大?”  “殿下,可别小看糖,糖产业利润很大。中原每年对糖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对冰糖、白砂糖这些高档糖需求很高,我们生产的奶糖、果糖也每年需求递增。另外,糖现在还成为我们外销商品中的重要热销商品,和瓷器、丝绸一样,白糖以及红茶,目前都是我们的拳头外销产品。”  这些都是垄断性的商品,外面根本没有。  天竺人还只会提炼黄黄的白糖,过去已经不要脸的号称白糖了,不知道骗了多少波斯人罗马人的钱了,而当李超的冰糖、白砂糖一出现在波斯湾,立即被他们惊叹的称为冰糖和霜糖,天竺人的白糖再无人问津。如今连天竺人都争相购买大唐的冰糖、霜糖。  其实糖生产并不难,种甘蔗,然后提炼脱色。可有的时候,一些并不难的工艺,只要保密,别人却永远捅不破那层纸。  交州的气候极适合种植甘蔗,这里的甘蔗含糖量也极高。而李超也改变了许多传统的榨糖工艺,发明了许多制糖的新机器,加大了榨汁率。产糖量大大提高,最重要的还是脱色技术,红糖一脱色,变成白糖,立即身价暴涨。  而砂糖提炼成冰糖也一样增值许多,糖和牛奶加工成奶糖,和水果加工成果糖等新产品,更是利润极高。  广南如今遍地都是甘蔗种植园,到处都是榨糖坊,每到收糖季节,交州河港无数的船只进出,运来一担担的蔗糖。然后无数的糖商赶到,收购糖。  交州城里李家的糖厂,也是日夜不停的把收购来的蔗糖进行加工。  整个糖产业,李家控制的就是最关键的白糖加工以及批发。其它的甘蔗种植、蔗糖榨取,以及运输、分销等,都让给了其它人,无数人在分享着糖产业带来的丰厚利益。  “糖和茶还有互补的作用。以前我们外销茶叶,其实销量不大,主要还是因为蕃人对于我们的茶叶不太习惯,过去的茶饼也只有少数人喜欢。后来我们有了炒茶,蕃人最喜欢我们的红茶。”  红茶是发酵茶,这种茶没有绿茶的苦涩,口感要更醇厚一些,这反倒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而当大唐的糖大量运往西方后,红茶配白糖,成为他们的最爱。这种怪口味,不是大唐传过去的。  但在泰西,却很流行。他们甚至除了红茶加白糖,还要加点牛奶。  因此现在李记推出的奶糖,也得到他们的一致喜欢,那些波斯和罗马的贵族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泡一杯大唐的红茶,然后加一块奶糖,这是非常有品味,极其装逼的格调。  “喝红茶加糖加牛奶?”承乾一想到那画面,就不由的打了个冷颤。他不由的想起有些人还喜欢喝团茶,老式的喝法。把团茶弄一小块下来,先碾碎成粉末,然后煎煮,还要加入盐姜等调味料。  那种饮茶法,他喝过两回就不想再试了,没有想到,西方那些人倒是口味更独特。  “交州除了糖,这里的粮食也是产量极丰,尤其这几年大量中原大族前来建立种植园,引入新式技术,推广了新式农具,使得这片富饶的平原粮食产量大增。如今这里,每年都有大量粮食运往广州、福州、杭州甚至是登州。”  交州让承乾印象深的除了糖和米,就是这里的汉人极多。尤其是这紫城,满大街都是操汉话的汉人,多的让人以为是在中原内陆哪个城市。  “其实这里汉人确实多,但也不全是汉人,还有许多交趾人,不过这些人汉化的比较厉害了,你若只看他们相貌和说话,根本分不出来的。”  街上逛了一圈,两人回府。  他们暂时住在李家的庄园里,李超虽然是头一次来交州,但李家却早在这里置办了许多产业,还有一所极大的庄园,占地很广。  “越王,汉京有使者到,带来了陛下的诏书。”  摆香案,迎圣旨。  来传旨的是一个李超不认识的官员,对李超很客气。  诏书宣读过后,官员将诏书交到李超手里,笑着恭喜,“恭贺赵王升迁!”、  越王和赵王都是亲王,但按如今的制度,王爵当然也是有高低顺序的,秦晋齐楚是诸王之最,然后是周鲁赵魏等。  李超原是越王,现在改封赵王,这实际上是顺序往前升了好多名。  李超封越王前是赵郡王,然后再往前是赵国公,现在由越王改封赵王,不仅顺序往前排,而且也重得了以前赵的封号。  不过李超对于自己改封赵王倒没多大反应,他脑中惊讶的是晋王李治。  历史上李治是皇九子,但此前,李世民纳了齐王妃杨氏入宫,杨氏提前几年生下了李明,李明成了皇九子。然后汉京之乱又被杀了,汉京之乱后,魏王泰改封为晋王。  李超本以为,这个时空应当已经没有了李治。  不料,长孙皇后还是生下了这嫡三子,虽然比之历史上提前了三年生李治。此时的李治已经不再是排行第九,而是排行第十三。  可就算如此,李世民居然还是给他取小名雉奴,给他取名李治,还又给李治封了晋王。  这是什么意思?  李超甚至有点茫然。  难道这是冥冥之中的什么上天注定的东西?  现在李治又出现了,还又成了晋王,难道历史上李治还能当上皇帝?  这不可能,也不应当。  不,并不是回到历史轨迹。  起码,历史上没有一个赵王李超,历史上李泰也没封秦王,历史上的承乾,更不是如今这个聪慧早熟的太子。  那这世界到底是出了问题,还只是一个巧合呢?  “赵王?”那人叫李超怔怔出神,叫了他一声。  李超回过神来。  “多谢王舍人。”李超对他笑笑,那边自有李家人过来送上谢礼。  承乾也过来恭喜李超,“恭喜老师!”  赵王李超,李超只是笑笑。他那封国还没有打下来呢,已经从越国变成赵国了。位于交州西面的赵国,怎么都觉得有点奇怪。  “看来陛下真的很喜欢殿下那位十三弟,出世刚满月,就已经被封为晋王了。”  皇家一般惯例,都是要待皇子起码三岁之后才加封爵位,可李治才刚满月之时,李世民就加封其爵位,并且是一步到位,直接授封亲王。  不简单啊。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0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