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290章 抢班夺权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3314 更新:2025-02-16 19:03:19

张超坐在太子右侧下首,听着承乾的话,感觉到了一丝极不好的苗头。  太子年纪轻轻,居然已经开始想搞平衡术了。原本都已经商议好的事情,现在承乾却又要这样问长孙无忌。  “咳咳!”  张超咳嗽两声。  承乾面色微微变化,脸上的笑容也变的僵硬了些。  在组阁这样的重要事情上,张超不打算退让。现在退一步,以后长孙无忌更会得寸进尺,那以后什么事情都得扯皮,全部精力都要耗费在内斗之中,根本不可能做事情了。  战争虽平息,但要做的事情还太多。  朝廷要迅速救援南方受灾百姓。  各地遭破坏的经济生产要恢复,朝廷还得让各地常平仓放粮,平抑物价,得尽快把四大银在各地开放,投放新钞。  一些不当的律法要废除。  各地议会得重建。  事情这么多,张超哪有空跟长孙无忌在这里扯皮。  “长孙相国、房相,诸位,我们今天能共济一堂,而不是在汉京城下两军对阵,这是说明我们都是带着求同存异之心,带着捍卫大唐之心。某以为,眼下当尽快结束纷争,不要搞对立。让朝廷中枢尽快的运转起来,让天下重新恢复秩序才是当务之急。”  长孙无忌冷笑。  “既然说要尽快恢复中枢运转,那何必还要这样折腾?”  马周站出来为张超说话,“过去的制度还是有些瑕疵的,而内阁制在此前也得到试行,效果非常好。”  长孙无忌一人对喷数人,毫不退缩。  承乾坐在那里看着。  房玄龄一直没开口,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站出来了。  要不然,两边这样互喷,根本不是解决之法。  “殿下,臣赞成安国赵王的提议,也支持殿下的决定。朝廷可改为内阁和议会制!”  长孙无忌扭头,怒瞪着房玄龄。  他觉得房玄龄在关键的时候,背叛了他。  张超却只是抬头望着承乾。  承乾道,“既然房相也支持,那么此事就此定下。”  “接下来,再商议一下六部和诸寺监的人事调整。”  长孙无忌被重挫,愤愤的坐在那里。  接下来的各项朝廷中枢部衙的人事调整中,长孙无忌已经没有兴趣再争了。没有房玄龄支持他,争也争不过。  等各项人事议定,长孙无忌却又起身开口。  “臣以为,如今并无战事,那么就应当尽快让征召的战士返回乡里。大量士兵聚集,军费开销大,也容易滋生事端。”  在刚才。  张超抢先争下了军方最重要的各个位置的人事任命。  枢密使、兵部尚书、五军大都督,南北衙大帅,还有一个新设的海军大帅。  张超没有马上提出改革军制,这个可以放到太子登基之后,先定下军方各个重要位置就好。  屈突通降为副枢密使、李绩也降为兵部尚书,刘弘基、殷开山、段志玄这些大将,也都改为副枢密使或者兵部侍郎等职。  而南北衙大帅和五军大都督加上新设的海军大帅,张超则都选凭了自己人。  先占据上层顶峰,回头再改军制也要容易的多。  现在长孙无忌提出要解散张超带来的兵,张超岂会同意。  “臣以为,当重新整编军队。”张超也提出一条。  整编,其实就是南军吞并京畿的南北衙军队。  刚刚皇帝已经通过了内阁的组阁,所以眼下坐在这里的两班宰相,实际上只剩下了内阁的九位宰相,其余的要么入翰林,要么入御史台、大理寺,或者入议会,要么成为内阁下属的枢密院和各部官员。  在新的内阁制下,其实张超已经相当于集过去三省长官权于一身。辅相长孙无忌,毫无跟张超对干的权力。  连次相都不能跟首相相争,更别说辅相了。  首相与其它诸相的权力之差,体现在于身为首相的张超拥有票拟之权。  这就类似于后世的常委会上,张超就是那个班长,而其它的常委可就差远了。  票拟之权,就是朝廷各部衙和地方的奏章,都要先送到内阁。首相张超召集诸相商议,最终由首相张超负责给出处置意见。这个票拟,实际上就是代拟的御批,供皇帝采纳。  皇帝在翰林院学士们的协助下,对内阁给出票拟的奏章做出最后批复。多数情况下,肯定是采纳内阁票拟的决定。翰林院学士里,也有一个负责代笔批红的学士,这就是翰林院长了,其它学士则跟其它宰相差不多,是给意见的。  但翰林院长是代批,批红的大权是在皇帝手里。  所以说,皇帝是最高权力,而内阁首相是朝廷日常运转的主持人。  内阁首相权力大小,最终还是体现在于皇帝对票拟的采纳度。  而眼下张超的票拟,承乾岂能不采纳?  原来李世民时的三院制,是分权制,中枢权力比较分散。而现在,内阁首相票拟制度则比原来辅佐君主处理政务时更加细致、周到。  中枢大权归于内阁,内阁大权归于首辅。  这种制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哪怕皇帝不勤政,甚至不聪明都没关系,外面有内阁,内有翰林院。  君逸臣劳,哪怕皇帝一点正事不干,朝廷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而如果皇帝比较贤明能干,那么内阁的权力也就变弱。如果皇帝不关心政事,那么实际政务还是由内阁决定。  相辅相成。  不过比之明代的内阁,大唐内阁却只有一半的封驳权,议会上院也得到了封驳大权。对于内阁,多了些制衡。  但是,枢密院却是归于内阁统领,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领者,但内阁也是有很大的管辖权。  原来李世民的三院制,分权。  最主要的决策还是在御前三院联席会议,三院二十七个宰相,除不在京的,都是群相议政,然后皇帝拍板决定。  这个制度,皇帝比较累,亲自决策。  而现在,首相张超代皇帝先做出决策建议。  也可以是皇帝与大臣们商议。  无疑,得到承乾支持的张超,现在确实无往不利,长孙无忌一个辅相,除非得到多数宰相们的支持,否则,他根本影响不了内阁决策。  内阁九相,褚遂良、岑文本、于志宁、杨师道那都是张超的人,长孙无忌顶多得到房玄龄、杜淹、戴胄三人支持,五比四,他也占不了多数。  长孙无忌很火。  但在这个鬼内阁里,毫无办法。  内阁不比过去的中书门下,过去中书门下没有枢密院的管辖权,而现在,内阁直接统领了枢密院。  内阁也就拥有了对军事方面的决策权。  张超反对长孙无忌提出的解散南军,而提出要整编京畿军队,辅相岑文本、褚遂良、杨师道、于志宁立即表态支持。  房玄龄很平静的也出声支持。  于是乎,连次相都支持了,内阁里六比一,还有两个没表态。  不需要那两人表态,承乾也知道了内阁的态度了。  “那就由内阁拿出一个整编的章程来。”承乾道。  内阁做了决定,皇帝是有最终否决权的,另外议会上院也有封驳权。可皇帝现在会反对张超吗?  议会上院新上任的院长,是张超的亲家魏征。而且这个魏征,行事向来有些古板,对事不对人。  想说动他让科院封驳内阁的这个整编京畿军队的计划,根本不可能。  第一次议事就此结束。  当天,以皇帝李世民的名义,诏令天下。  改组中枢,设立内阁,给予票拟之权,任命了九位内阁宰相,并授张超为首相、房玄龄为辅相。又设翰林院,授翰林院批红之权,同样任命了九位翰林学士,其中马周为翰林学士承旨,成为翰林院长。  重设议会。  魏征成为上院院长,上院设六科议员,每科九名科议员,握有都督弹劾、封驳大权。  宇文士及出任下院院长,下院也拥有监督弹劾权。  中枢这的些官员五年一任,最高连任两届。  后面又有中枢六部、枢密院、御史台等部衙的重要人事调整。  京师人事大调整。  这道诏令过后,紧接着是皇帝下诏宣布退位,从此皇帝退位为太上皇,而监国太子承乾继位皇帝。  承乾的登基就在十月十一日。  时间很紧,但汉京和张超这边其实早就在做准备了,因此倒也不仓促。  用皇帝的名义下完这两道诏书,皇帝也算完成了使命了。  从今以后,这天下就正式是承乾的了。  当然,京畿许多人在仔细研读了这两道诏书之后,也算是明白了内阁首相跟过去的中书令有什么区别了。  内阁首相比中书令权力大多了。  张超手握内阁票拟之权,马周则握着翰林院批红之权,这对老搭档真正的夺取了中枢大权,而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个是次相一个是辅相,却是失了势了。  “赵王这次回来,很强势啊。”  “那是当然,从龙之功啊。赵王都成了安国赵王了,硬生生的为太子打出了一个龙椅,又嫁了两个女儿给太子,太子肯定也不会亏待安国赵王的。”  “赵王当了这内阁首相,按制,起码可以连任两届,做十年首相啊。”  “是啊,以后就是赵王辅政时代了。”  “赵王辅政才好,贞观新政,当初可不就是赵王提出的。”  “以后日子好过了。”  汉京百姓,都纷纷奔走相告,好日子来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0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