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516章 奉天承运皇帝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3433 更新:2025-02-16 19:05:15

汉京,则天门。  京城百官、地方朝集使、四边封臣诸侯,俱身着礼服。  冠冕堂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秘书省秘书监柳元上前宣读诏令,则天门前百官都惊讶的发现,今天的诏书开头有些不太一样了。  在最早还是中书门下为中枢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诏令开头都是门下二字。后来以内阁为首,则改称阁下。还有一段时间则是用大华皇帝诏令这样的抬头,而今天,居然用了奉天承运皇帝这么一个开头。  奉天承运皇帝。  有人在想着这六个字的含义,觉得加上奉天承运四个字,立即感觉又上了一个档次。  而也有一些人心里则在默默的腹诽着皇帝的厚脸皮,还给自己脸上贴金,居然加上这么一个奉天承运的光环。  众议院院长许敬宗一直想着再进一步,他希望自己任满众议院长五年之后,能够入阁。虽然说众议长和内阁宰相以及翰林院学士都是平级,但大学士和宰相在大家的公认中,还是要更显贵权重的。  此生若能入内阁为相,那将来就还有机会成为次相甚至是首相。  首相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心里琢磨着,皇帝既然给自己脸上贴金加了奉天承运两个字,那么也许自己可以往这方面运作运作,比如弄点祥瑞,又或者提议为皇帝上个尊号什么的。  秘书监柳元高声宣唱诏令。  皇帝的诏令很长,一次册封漠百八百诸侯,光是那份名单就很长了。  随着柳元的宣读声,百官又发现了一个情况。  宣读了半天,居然没有听到一个胡虏名字。  张李王陈,崔卢郑裴······  全是汉姓汉名。  “这些名字取的还挺有意境的。”  “听说是翰林院的学士们帮着取的。”  既然为汉家封臣,那当然得用汉名。漠北的这些铁勒封臣们,虽然一个个金发碧眼,高鼻梁深眼窝,偶尔夹杂着一些大饼脸小眼睛,但此时全都穿着大华的紫绯官袍,戴着梁冠,围着玉带,倒也似模似样的。  从今往后,他们就是汉家臣子。  从今天开始,不论过去他们是索头辫发,还是披头散发,反正以后都得按汉家的衣冠礼仪束发着冠,身着右衽袍服。  甚至身为大汉的封臣,他们需要学习汉话汉字,在封地内必须推行汉化教育,使用汉字做为官方文字,以汉话做为官话。  “这种景象,真是从来未有过,盛世景象啊。”  漠北铁勒九部,五百多个大小封臣,全都跪伏在则天门前,接受大华皇帝的册封诏令。  这景象,确实让大华的汉臣们一个个深为感慨。  真正的四方来朝。  大唐贞观之时,那时大家觉得中原王朝已经达到了历代所未能及的巅峰。但今日一见,其实远不如也。  大唐贞观之时,能够把新罗百济倭国都征服为新疆土吗,能够吞并漠南,又让漠北诸侯都跪伏在这里,成为大华的新封臣吗?贞观之时,能够将诸侯分封到南洋,分封到信度,分封到西域去吗?  没有。  但大华做到了。  短短三年,却已经超过了大唐的二十余年天下。  这份气度,这份包容,这份开放,才成就了今天的这份伟大与荣耀。  一个又一个被念到名字的漠北诸侯,激动的起身上则天门,从皇帝的手里接过分封的诏书、印章,还有领主的徽章以及皇帝的赐剑。  天子赐给他们旌旗,赐给他们剑与盾,象征着他们为帝国守卫疆土。  “臣李不屈拜见皇帝陛下!”  坚昆侯李不屈登台,跪伏皇帝面前。  张超手握天子剑,来到李不屈的面前。  长剑搭到李不屈的肩膀之上。  “朕,汉家天子、大华帝国皇帝,在此正式册封你为大华坚昆开国侯,苍天为鉴,从此以后,牢记你的职责,守护你的荣耀,为大华屏藩!”  李不屈跪在张超面前,他激动的抱住皇帝的腿,亲吻皇帝的靴子。  “臣李不屈对天起誓,永远忠于大华帝国,永远忠于大华皇帝陛下,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为大华屏藩,永固边疆!”  大华帝国的首相马周在一边颁给李不屈分封诏令,帝国翰林院大学士房玄龄颁给李不屈坚昆侯金印,帝国贵族院长魏征颁给李不屈旌旗徽章。  最后,张超赐给李不屈三样物品,领主铠甲、盾牌、长剑。  捧着这些御赐之物,李不屈激动的面色通红。  八百诸侯。  从国公到国侯,再到伯子男爵。  一个接一个的上前。  仪式有些冗长,但大家都很认真的观礼。  连张超,今天都没有觉得不耐烦。虽然给八百个封臣一次性授封,确实很耗费时间,但这一切来之不易,也非常珍贵。  好在公侯伯的赐封仪式花的时间长点,张超还会跟他们说几句话,但到了数量众多的子男爵时,则要简单的多,皇帝剑尖一点,然后颁给赏赐,爵士们就迅速退下。  就在此时,汉京往东五千里外的东海之上。  扶桑。  皇太子张璟正在难波品尝自己胜利的美酒。  难波距离京都很近,这里是倭国的新都,也就是后世的大阪,因为是临海港口,所以被苏我氏主张迁都至此。  但迁都不过一年,倭国就亡国了。  难波已经被改名华津,原来的倭国王宫,已经成了张璟的太子行宫。  议事殿,文武齐聚。  既有东征的将军们,也有皇帝选派来的扶桑道文官们。  “诸位,倭国已经被我们攻灭,如今战事平定,恢复倭国的秩序,恢复生产是重中之中。地方民政这一块,孤相信陛下选派来的诸位大臣们。”  倭国原有五畿七道,而现在大华将倭国设为扶桑道,原五畿七道,加上虾夷人的地盘,被统改设为九个州。  六十余个令制国,则改为六十余个县。  扶桑道九州六十余县,由扶桑道宣抚使为首的地方官们治理,宣抚使之下有左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还有各州刺史、各县县令等。  这一个个的衙门,正在陆续建成,人员也都是中原朝廷任命来的。  扶桑道做为太子采邑,与朝廷其它直辖道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它道的宣抚使是地方道最高长官,但在扶桑,宣抚使上面还有扶桑国相,还有议长,再上面还有太子殿下。  扶桑道宣抚使衙门既受中央朝廷直接管辖,同时又还得接受太子府的节制,受到双重管辖。  新任的扶桑道宣抚使是太子的老熟人,皇帝张超的亲传弟子李感。  也是李绩的兄弟,不过如今他叫徐感。  这位本来是武将,不过这次被皇帝选为扶桑道宣抚使,改任文职。  徐感也是堂堂实封国公,拥有百里封地,深得皇帝信任,这次选他来扶桑,自然也是为太子保驾护航的。  “感谢太子殿下的信任,臣此次受陛下委任前来扶桑,一定竭尽全力,将扶桑治理好。”  站起来先表个态,徐感态度很好。虽然以前他跟着张超一起的时候,张璟都还没出生呢,张璟小的时候,没少跟他屁股后面跑。  但如今张璟是太子殿下,他现在又是调到太子的采邑任宣抚使,所以这个君臣的定位得把握好,不能乱。  “徐宣抚,你对扶桑治理有何计划呢?”  张璟笑问。  “来之前,臣已经想过这个问题。思来想去,其实太子殿下过去在琉求和朝鲜的地方治理办法就非常的成熟,臣以为,把那些办法拿过来用就好了。”  治理一个新征服的地方,其实也很简单,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太子的军队那是打的倭人毫无反抗意志。  所以他们可以完全放开手,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臣来之前,陛下曾经召臣谈过话。陛下说,倭国原是田地国有制,因此我们征服倭国之后,可以据此将倭国所有的田地矿产等都收归国有,然后清查倭国人口,重编户籍,给倭人百姓分田。”  “将田分给倭人承包经营。”徐感重点指出这句。  分田实为租田,而且按丁口限制,并不允许超过限额。按口租田,每口租给十亩。一家有几口,那么就租多少亩。这些田地,每五年重新按户籍人口再重分一次。  张璟也在皇帝给他的信里知道了这事。  这是摆明了要翻脸了。  田地矿产等收归国有,这就等于直接抢走倭国贵族豪强们手里的田地了。而租田给倭人百姓,实行两税法,那倭人百姓以后只纳租却不用缴税,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田产,他们的田是佃租朝廷的。  理论上来讲,收回倭国的所有田产,其实是收到了太子张璟的手里。张璟成为了扶桑最大的地主,张璟每年坐着收租,然后朝廷根据张璟手里的田亩数量,按两税税额,再要求他上缴三分之一的田赋就好了。  张璟交的税很低,收的租却很高,一进一出,其实赚了很多。但这也算是皇帝给太子的一项收入了。  太子很明白皇帝的这个政策真的推行的话,就是要在倭国打土豪分田地了,这是要完全清洗掉倭国上层的意思了。  这将掀起一轮大清洗!  “徐宣抚就收田分田一事拿出一个详细的章程来,等计划周全了,我们再正式推行。”考虑良久,张璟最后还是决定按皇帝的计划来。  眼下打土豪分田地,清洗倭人上层,虽然有点不地道,但征服外族,有时候这些事情是必须去做的。  今天的清洗,能换来日后的长治久安,完全是值得的。  “为了以防万一,军队这边要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张璟转头对军方将领们道。  既然要出手,就不能给对方机会。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0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