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七十二章 女工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3216 更新:2025-02-16 18:52:55

张超的扩张计划是以后每天起码销售额达到七八十贯,而要完成这个任务,从生产到配送以及店里售卖,估计至少三四百人。  毕竟张超的面食几乎得全手工制作,粮食还得自己加工,做好了还得自己配送销售,这还是有不少面点都是直接送到别的酒楼饭店售卖的情况下。如果仅是制作面点,一个人一天估计能制作五百个馒头左右。但加上粮食加工、配送销售这些,就又得增添不少人手了。  张超有十一家店,另外还有不少零售员,还有许多配送员,加上一些推销员,这些都是生产之外的销售人员,另外还有各环节的不少管理人员,加上仓储等部门。  张家企业的人工需求量大增。  若把皂碱处和工程处也算进去,张氏集团扩张后起码需要五百个人。  若是在后世,五百个工人,这样的用工需求不值一提,随便贴张广告很快就招满人了。但这年头不行,这年头是农业为本的时代,大家都扎根在土地上,也被土地束缚着。  就算是大唐的军人府兵,那也还只是战时为兵,闲时就要为农的。工匠也是一样,农闲的时候兼职做下工匠,主业还是农业。  现在张超的那些工人,主要都是张家沟的村民,也是因为现在恰好是冬季农闲时候,大家闲着也是闲着才有空来张家做事,若是到了开春之后,谁还有功夫整天跟你做黄馍馍,田里的地还有耕呢,就算是妇女也得在家里养蚕织布,做饭洗衣呢,根本没其它工夫。  张超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张氏企业遇到了一个大问题。  自己的这些工人只能做些临时工,一旦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春耕开始,他们可就没时间给自己打工了。  那个时候,难不成自己的企业要停产?  这可不行啊。  张超突然羡慕起宋明时代了,宋时不抑兼并,大量百姓失去土地,只得流入城市,进入工坊里做工。明中后期也是这样,工商发达,资本萌芽,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了工人。  现在不行啊,朝廷还在不停的均田授地呢,许多原来无地的佃农现在都或多或少的分到了不少田地。  以后不能再招那些男人了,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力,而且不少人还是府兵,每年得抽不少时间得去训练、番上,遇战事还可能要去打仗。就算不打仗,到了农闲的时候,他们也可能要受官府征召去服劳役,去修城墙修路什么的。  大唐的调,就是每丁每年需要为朝廷免费服二十天的役。哪怕是中男,不用交租庸,可也得服役。  用这些人做工,哪天他们突然就要去打仗,突然就要去番上,突然就要去训练,突然就要去做劳役,尼玛,而且一去少则二十天,长则一两月,甚至半年的,这让自己一时间去哪里找人填补?  这样折腾,自己的张氏企业岂不是吃枣药丸?  张超不由的想起了后世,有段时间也出现用工荒,那些老板一个个都开着法拉利保时捷跑到街道上挂牌子招工。  没想到,自己这还刚发展起步呢,就遇到了一个这么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自己的张氏企业就只能是个小手工作坊,根本发展壮大不了啊。  好像历史上,英国人当初靠的是用童工。  哇,好残忍。  不过这好像确实是个解决的办法啊。  在大唐,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  男子十六岁就开始授田,二十一岁成丁开始承担租庸调,到六十为止。妇人则既不授田,也不纳课服役。  这也隋制有很大的不同,北魏时起,妇人是授田的,奴婢和耕牛也都能授田,因而妇人、奴婢、耕牛也是得纳部份课役的。  后来到了隋朝,部曲奴隶和耕牛都不再授田纳课了,改为一夫一妇为一床,夫妇同授田,同时按一床纳课。这夫妇一床纳的课比起单男丁纳的课要重,因为妇人只授男丁半数的田,但一床的税却几乎等于两个男丁的税。  这就导致了隋时有许多男子,到了结婚年龄却都不肯成亲宁愿打光棍,就为了避重赋。  唐朝开国后,便改掉了这一制度,妇人不再授田,也不再纳税。  有些地方地宽,中男也减半授田,但中男在成丁之前不纳租庸,只服些力役。  张超似乎从这里面看到了一点壮大自己张氏企业的机会。  男丁得种地、得打仗、得训练、得番上,女子得做饭洗衣、养蚕织布,一年里除了万物萧瑟的冬日里,难得有什么空闲时间。  哪怕是妇人,也忙的很。  农家百姓,吃的粮地里种的,吃的菜园里自己栽的,还得养猪养羊养鸡养鸭。连自己一家人穿的,都是自己养蚕种麻织出来的。  各乡各村,村前屋后,到处都是桑麻。一家几十亩地,可能要拿出来数亩地种桑种麻,每年除了向官府纳粮外,缴纳绢和布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年头要织点绢布可不容易,得种桑养蚕,种麻沤麻,得了丝和麻,还得纺成纱线,最后织成绢布。那都是得日夜不停,一点点的手工织出来的。  许多妇人,甚至白天织完了,晚上还得点头昏暗的灯织上半夜。  指望这些男子妇人是没戏了,张超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少男少女们身上。  二十一以下十六岁以上的,叫中男。他们能分一半的地,但暂时不用交纳租庸,不过每年得到县里役两月左右的力役,而且未成丁的男子,是不会捡选府兵的,也就不用去训练番上打仗了。  而那些十来岁的少女,就更没这方面的负担了,她们没权力均田,也不用纳课服役。农家的少女,也没有那么多不能抛头露面的规矩。她们往往小小年纪,就得帮着带弟弟妹妹,再大点,得放养扯猪草,还得下地帮忙干活,送水送饭这些。  哪怕只有十一二岁,可已经相当懂事了,做起事来还都很厉害,不论是打猪还是砍柴,又或织布做饭洗衣,哪个不是早已经精通。  除了身子还瘦小些,她们其实已经是个能干的女人了。一般这个时候,她们也已经开始来天葵,然后再过一两年就可以开始寻找人家,待到十三四岁就能嫁人了。  张氏集团要是以后多招募一些这样的中男和少女来做工,岂不是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十六岁以下的少年来做工,什么都不用担忧。中男过来,一年得休两月假去做力役,但只要有提前安排顶替好,就不会影响,不比那些成丁,他们一年有太多的事情,根本不能长期在张家做事。  少女更好,连一年两月的力役也不用服,完全可以从年初做到年尾。  还有一个,如果用这些童工,连工钱都可以再降一降。  玛德,资本家果然好心狠,张超自己都有些惭愧了,怎么能这么剥削百姓呢。但细想想,也是没办法啊。  除非张超能拥有大批的奴隶,要不然,用工问题始终就是制约着张氏企业的一个大瓶颈。  “三郎,要不让我家小六来做事吧,那孩子今天也都十五了,跟壮小伙一样,力气可大,人还老实。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来做事,一天混三顿饭吃,工钱随便给点就行。”  三姐说话了。  那话里,有些私心。  小六是柯五的儿子,今年其实实岁才十三,十五那是虚岁。小六在他那辈里排行第六,因此就叫小六,至今还没个大名。  现在柯五一家都在张超家做工,柯五那是张超的大弟子,刚被张超选为炕队的队长,三姐也被张超选为餐饮处蒸房队的队长。三姐的公公村正柯老伯,还是工程处的处长。柯五的弟弟柯小八,也是总务处跑腿。  另外三姐的三个妹妹,七女八女九女,如今也是在餐饮处生产队里做事。  不过女人总爱算计,看着在张家收益这么好,她只想着把儿子也带进来。如她所说,哪怕挣不了几个工钱,起码也能混个一天三顿饱啊。  张超笑了。  正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  他刚还想着要怎么开这个口呢。  现在三姐简直跟唱双簧的一样,主动替他先开这个口了。  张超故意没马上接茬。  果然,屋里还有其它的一些选为班组长的妇人男子们,一听到有人提这荐了,都心动了。连忙也表示自己的兄弟啊、儿女啊,也可以过来帮忙。  这年头,家家都是大家庭,就看张家沟才五十来户却有四百多口人就知道,基本上都是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好多兄弟都一起过着,并不马上分家。这里的习俗是,父母在,不分家。  父母没死,兄弟分家,那就是不孝,哪怕一大家子人过的磕磕碰碰常闹矛盾,也不能分家。  同时,这年头也没计划生育,结婚又早,女人往往从十几岁要生到四五十岁。一个女人往往能分十几个,除掉中间夭折的,最后都会有六七个长大的。  儿女多,看着热闹,但也确实加重生活负担。  若有机会让稍大些的儿女到张家来做事,也能减轻些负担,还能赚点回去。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0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